味精在做菜什么时候放最好?

味精作为提鲜的调味剂可以说人们在做菜时必不可少的,味精可满足人们味觉上的享受,味精对人体有一定的好处,但味精在食用时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味精一次放多少,味精在做菜时什么时候放,味精不能随便用,否则对人体造成危害,味精在做菜什么时候放最好?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吧。

味精在做菜什么时候放最好?

一.味精什么时候放最好

1、炒菜一般应在菜肴快熟时或者刚出锅后加入,因为这时菜温在70-90℃左右,是味精溶解度最好的温度,鲜味也最浓。

2、煮汤时,由于汤的温度不会超过220度,所以谷氨酸钠不会转变成谷氨酰胺,此时可以早放味精。

3、炖菜的温度也不会超过220度,也可早一点放。

4、炸制食物不放味精。

在高温时加用,当温度超过120℃时味精中的谷胺酸钠就会变成焦化的谷胺酸钠,焦化的谷胺酸钠既没有鲜味,还具有一定的毒性。味精在高温下或者是长时间烹饪都会产生有害物质,因此建议在菜肴出锅的时候再加入味精。

二.注意事项

1.忌高温使用

烹调菜肴时,如果在菜肴温度很高的时投入味精就会发生化学变化,使味精变成焦谷氨酸钠。

这样,非但不能起到调味作用,反而会产生轻微的毒素,对人体健康不利。科学实验证明,在70℃-90℃的温度下,味精的溶解度最好。

所以,味精投放的最佳时机是在菜肴将要出锅的时候。若菜肴需勾芡的话,味精投放应在勾芡之前,根据高温不应放味精这个道理可以得知。

2.忌加在熄火后

味精高温加热易产生焦谷氨酸钠,所以味精应该在熄火之后加。另外,即使不是微波炉高温加热,常规用油煎炸加过味精的食物,也容易产生焦谷氨酸钠。

举例表示,将油倒入锅中加热,一旦锅中油出现浮动,油温已达150℃度,如果有些小烟冒出,油温已达180℃度,如果冒出大烟,那么温度已达220℃度。

3.忌低温使用

味精在温度低的时候味精不会被轻易溶解。所以如果您想吃拌菜用味精来提鲜的时候,可以把味精用温开水化开,晾凉后浇在凉菜上。

4.忌用于碱性食物

在碱性溶液中,味精会起化学变化,产生一种具有不良气味的谷氨酸二钠。所以烹制碱性食物时,不要放味精。如鱿鱼是用碱发制的,就不能加味精。

5.忌用于酸性食物

味精在酸性菜肴中不易溶解,酸度越高越不易溶解,效果也越差。

6.忌用于甜口菜肴

凡是甜口菜肴如“冰糖莲子”、“番茄虾仁”都不应加味精。甜菜放味精非常难吃,既破坏了鲜味,又破坏了甜味。

7.忌用于炒黄菜

炒黄菜即炒鸡蛋。鸡蛋本身含有许多谷氨酸,炒鸡蛋时一般都要放一些盐。

而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经加热后,谷氨酸与氯化钠这两种物质会产生新的物质--谷氨酸钠,即味精的主要成份,使鸡蛋呈现很纯正的鲜味。

炒鸡蛋加味精如同画蛇添足,加多了反而不美。

三.注意事项

每日食用味精不可过量。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食用味精不宜超过6克,否则,就可能产生头痛、恶心、发热等症状;过量食用味精也可能导致高血糖。

患有高血压、肾炎、水肿等疾病的病人应慎重食用。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