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是我们平时比较常见的食物,而且牛肉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是很丰富的,经常吃牛肉可以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牛肉在生活中的做法也是非常多的,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黄焖牛肉,黄焖牛肉是湖南比较有名的一道菜,黄焖牛肉的制作方法也是非常多的,下面具体借号黄焖牛肉的做法。
所需食材
主料:牛肉(瘦)200克
调料:香油50克 淀粉(玉米)30克 料酒10克 酱油25克 味精3克 大葱25克 大蒜(白皮)15克 姜15克 八角2克 盐2克
制作方法
1.将熟牛肉切成8厘米长、2.7厘米宽、0.7厘米厚的条;
2. 坐勺上火,放入香油烧热,放入大料、葱段、姜片、蒜片煸炒出香味;
3. 烹入料酒,加入高汤、酱油烧开;
4. 捞出佐料,将牛肉整齐地推入,用微火煨入味至透;
5. 移至旺火,调入味精,出勺将牛肉摊码在汤盘中;
6. 原汤上火烧开,撇去浮沫,调好色、味;
7. 用水淀粉勾芡,淋入香油,浇在牛肉上即成。
做法指导
牛肉(瘦)做法指导:
1.烹饪时放一个山楂、一块橘皮或一点茶叶,牛肉易烂;
2.清炖牛肉能较好地保存营养成分;
3. 牛肉煮浓汁喝可治因胃虚弱引起的慢性腹泻;
4. 煮老牛肉的前一天晚上把牛肉涂上一层芥末,第二天用冷水冲洗干净后下锅煮,煮时再放点酒、醋,这样处理之后老牛肉容易煮烂,而且肉质变嫩,色佳味美,香气扑鼻;
5.红烧牛肉时,加少许雪里蕻,肉味鲜美;
6. 牛肉的纤维组织较粗,结缔组织又较多,应横切,将长纤维切断,不能顺着纤维组织切,否则不仅没法入味,还嚼不烂;
7.牛肉受风吹后易变黑,进而变质,因此要注意保管。
淀粉(玉米)做法指导:
在生活中我们主要用它来码味上浆,是将加工成片、条、丝、丁等形状的小件原料,加入精盐、料酒、鸡精、淀粉、姜片、葱段(有的加入葱姜水)和蛋液一起抓匀(有的还需搅拌上劲),使每块(条)原料均匀粘裹上一层薄薄的浆液,主要用于滑炒、滑熘、糟熘、醋熘、氽、爆等技法成菜的烹制前调味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质地细嫩,或者是选择细嫩部位的鸡、鸭、鹅“三禽”和猪、牛、羊“三畜”,以及鱼、虾、蟹等海河鲜原料。码味上浆具有使原料除异增香,菜品有底味,保持口感细嫩鲜脆的作用。
大蒜(白皮)做法指导:
1. 大蒜可生食、捣泥食、煨食、煎汤饮、或捣汁外敷、切片炙穴位。
2. 发了芽的大蒜食疗效果甚微,腌制大蒜不宜时间过长,以免破坏有效成分。
3. 在菜肴成熟起锅前,放入一些蒜末,可增加菜肴美味。
4. 在烧鱼、煮肉时加入一些蒜块,可解腥、去除异味。
5. 做凉拌菜时加入一些蒜泥,可使香辣味更浓。
6. 将芝麻油、酱油等与蒜泥拌匀,可供吃凉粉、饺子时蘸用。
7. 辣素怕热,遇热后很快分解,其杀菌作用降低,因此,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应该生食大蒜。
烹调用途:作配料,或用作调味和矫味。是家厨和筵席不可缺少的烹饪调料。多种菜肴无蒜则不得其味。亦可制蒜茸面包。
营养价值
牛肉(瘦):牛肉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寒冬食牛肉可暖胃,是该季节的补益佳品;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之功效,适宜于中气下隐、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水牛肉能安胎补神,黄牛肉能安中益气、健脾养胃、强筋壮骨。
淀粉(玉米):玉米是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其脂肪、磷元素、维生素B2的含量居谷类食物之首;玉米面中含有亚油酸和维生素E,能使人体内胆固醇水平降低,从而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玉米面中含钙、铁质较多,可防止高血压、冠心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玉米面中有丰富的谷胱甘肽,这是一种抗癌因子,在人体内能与多种外来的化学致癌物质相结合,使其失去毒性,然后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粗磨的玉米面中含有大量的赖氨酸,可抑制肿瘤生长;玉米面还含有微量元素硒,硒能加速人体内氧化物分解,抑制恶性肿瘤;玉米面中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蠕动,缩短食物通过消化道的时间,减少有毒物质的吸收和致癌物质对结肠的刺激,因而可减少结肠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