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黄体期?女性们要懂得这些知识

很多女性不懂得黄体期是什么,其实这非常好理解,女性在来月经之前会排卵,在排卵后到月经来的这段时间就被称为黄体期,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女性的黄体期长短并不一样。

一、什么是黄体期

什么是黄体期。黄体期是指排卵后到月经来潮的前一天。黄体期的长短比较恒定,在非孕女性中平均为14天,并在月经的第1天而结束。

女性排卵后,在黄体生成素作用下,卵巢细胞进一步分裂,细胞质会有黄色色素颗粒和脂滴,肉眼看上去呈黄色,所以我们把这个新的内分泌腺体称为黄体。黄体的发育及结果如何,取决于卵泡排出的卵子是否受精,如没有受精,则维持14天左右后退化,这时表现为女性月经来潮。如卵子已受精,黄体则可维持到妊娠3个月末才退化。

二、黄体期是什么时候

黄体期是指排卵后到月经来潮的前一天。黄体期一般历时14天,如果月经周期为28天,那么黄体期就是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

黄体期的激素调节机制:

1、女性排卵后,LH(黄体生成素)和FSH(卵泡刺激素)都急剧下降,在少量LH和FSH的作用下,黄体形成并逐渐发育成熟。黄体主要分泌孕激素,也分泌雌二醇,使子宫内膜发生分泌期变化。

2、排卵后第7-8天,孕激素达到高峰,雌激素也达到又一高峰。由于大量的孕激素和雌激素以及抑制素A的共同负反馈作用,又使垂体LH和FSH分泌相应减少,黄体开始萎缩,雌激素、孕激素分泌减少,子宫内膜失去性激素的支持,发生剥落而月经来潮。

3、雌激素、孕激素和抑制素A的减少解除了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负反馈抑制,FSH分泌增加,卵泡开始发育,于是下一个月经周期重新开始。

三、黄体的形成与退化:

1、排卵后卵泡液流出,卵泡腔内压下降,卵泡壁塌陷,形成许多皱襞,卵泡壁的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内膜细胞向内侵入,周围由结缔组织的卵泡外膜包围,共同形成黄体。

2、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内膜细胞在LH(黄体生成素)排卵峰的作用下进一步黄素化,分别形成颗粒黄体细胞和卵泡膜黄体细胞。这两种黄体细胞内都含有胡萝卜素,该色素含量的多少决定了黄体颜色的深浅。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