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晚上是人们休息的时候,可是在这段时间里也有很多人被身体一些不良症状所折磨。比如有的女性朋友,每天晚上都会感觉到双腿莫名的发热,就算光腿也无法消除。这就说明双腿发热与温度并不存在什么关系,反而可能是疾病惹的祸。从中医上来讲,这多半是阴虚发热的表现。那么,女性晚上大腿发烫怎么办呢?
1.骨蒸潮热证
(1)证候
肺结核、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等证属阴虚内热、虚劳骨蒸者,见午后潮热,或者夜间发热,手足心热,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甚至无苔,脉细数。
(2)治则清虚热,退骨蒸。
(3)主方清骨散加减治疗。
(4)方药银柴胡、知母、胡黄连、地骨皮、青蒿、秦艽、鳖甲、甘草。
血虚,可加当归、熟地、白芍、生地;咳嗽,加桔梗、五味子、阿胶(烊化)、麦冬。
2.邪热内伏证
(1)证候肺结核、贫血、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等证属阴虚火旺者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形瘦,舌红少苔,脉数。
(2)治则养阴透热。
(3)主方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
(4)方药青蒿、鳖甲、细生地、知母、丹皮。
盗汗较重者,可去青蒿,加牡蛎、浮小麦固表敛汗;阴虚较甚者,加玄参、生地黄、制首乌滋阴;失眠者加柏子仁、酸枣仁,首乌藤养心安神;兼有气虚者加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
3.阴虚火旺证
(1)证候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疼热,或消渴易饥,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
(2)治则滋阴降火。
(3)主方大补阴丸。
(4)方药熟地黄(酒蒸)、知母(酒浸,炒)、黄柏(炒褐色)、龟板(酥炙)。
咯血,吐血,加旱莲草、仙鹤草、侧柏叶;盗汗,加糯稻根、浮小麦、煅牡蛎。
4.阴虚发热
(1)证候吐血、衄血;或疟疾、伤寒屡汗之后,取汗既多,阴亏津伤,烦渴不止,潮热不退,脉虚者。
(2)治则滋阴清热,润肺止咳,止血。
(3)主方一阴煎。
(4)方药生地黄、芍药、麦冬、丹参、熟地、牛膝、甘草。
如火盛躁烦者,加真龟化服;如气虚者,间用人参;如心虚不眠多汗者,加枣仁、当归;如汗多烦躁者,加五味子,或加山药、山茱萸;如见微火者,加女贞子;如虚火上浮,或吐血,或衄血不止者,加泽泻、茜根,或加川续断。
5.营血虚滞证
(1)证候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经量少或闭经,表现为舌淡,脉细弦或细涩。
(2)治则补血和血,调经化瘀。
(3)主方四物汤。
(4)方药白芍药、川当归、熟地黄、川芎各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