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子宫收缩的药有哪些?

生孩子本身来说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对一些身体状况不是很好的女性朋友来说,生孩子的时候完全可以借助一些辅助方法,这样就可以让分娩更加顺利一些。临床上常常用来引产的药物就是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那么,能够起到促进子宫收缩作用的药到底都有哪些呢?

促进子宫收缩的药有哪些?

子宫收缩药是一类能选择性地兴奋子宫平滑肌,引起子宫收缩的药物。由于药物的不同、剂量的不同及子宫的生理状态的不同,用药后可表现为子宫节律性收缩或强直性收缩。引起子宫节律性收缩的药物,可用于产前的催产、引产;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的药物,则多用于产后止血或产后子宫复原。此外,有些药物也用于人工流产。

临床常用药物:

1、 垂体后叶素类

(1) 缩宫素(oxytocin,催产素)

本品从猪、牛、羊的神经垂体(垂体后叶)中提取,也可人工合成。它们的效价以单位表示,1单位相当于2µg纯缩宫素。

体内过程:肌内注射吸收良好,3-5分钟内起效,持续20-30分钟。可经鼻腔吸收。大部分经肝破坏,小部分以原形经尿排出。

药理作用:现已证明,子宫平滑肌及乳腺内存在缩宫素受体,缩宫素通过与受体结合而引起子宫收缩及促进排乳作用。未孕子宫受体密度低,妊娠子宫受体数量逐渐增加,至妊娠后期受体数量达最高峰,且宫体的受体数量明显高于宫颈。

①兴奋子宫:缩宫素选择性兴奋子宫平滑肌,子宫收缩加强。作用特点如下:

作用快速、短暂;

对子宫体兴奋作用强,对子宫颈兴奋作用弱;

子宫收缩的性质及强度取决于剂量大小,小剂量使子宫节律性收缩,其性质类似于正常分娩,有利于胎儿娩出;大剂量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对产程中的胎儿和母体不利;

作用受子宫生理状态影响:妊娠早期体内孕激素水平高,可降低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故早期子宫对缩宫素不敏感;妊娠中、后期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逐渐增高,临产时达到高峰,这是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随妊娠的进展逐渐增高,而雌激素可提高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分娩后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又逐渐降低。

②促进排乳:缩宫素可使乳腺腺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收缩,能促进排乳,但不增加排乳总量。

③其他作用:大剂量缩宫素能松弛血管平滑肌,有短暂的降压作用;尚有轻度抗利尿作用。

临床用途:

①催产和引产:

对于胎位及产道正常的宫缩无力性难产,为了加强子宫节律性收缩,促进分娩,可用小剂量缩宫素作催产;

对于死胎、过期妊娠及妊娠合并严重疾病(如心脏病、肺结核等),需提前终止妊娠者,可用小剂量缩宫素作引产。

②产后止血:产后出血时,应立即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较大剂量缩宫素(5-10单位),使子宫产生强直性收缩,压迫肌层内血管而止血。但因其作用短暂,临床上已被肌内注射作用快而持久的麦角新碱所取代。

③催乳:在喂奶前2-3分钟,以滴鼻剂滴鼻,每次3滴,经粘膜吸收后,可促进乳汁排出。也可肌内注射2-5单位催乳。

不良反应:

①偶见恶心、呕吐、心率失常;

②使用过量可导致子宫持续性强直收缩,引起胎儿宫内窒息,甚至子宫破裂。

用药注意事项:缩宫素用于催产、引产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严格掌握剂量:根据宫缩及胎心情况及时调整静脉滴速,避免子宫强直性收缩。

②严格掌握禁忌症:有产道异常、胎位不正、头盆不称、前置胎盘、三胎以上经产妇及剖宫产史者禁用,以防止子宫破裂或胎儿宫内窒息。

③从动物脑垂体中提取的缩宫素制剂,偶有过敏反应,而人工合成者则无。

(2)垂体后叶素(pituitrin)

本品是从猪、牛、羊等动物的神经垂体中提取的粗制剂,内含等量的缩宫素(催产素)和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

垂体后叶素中的缩宫素有催产、引产或产后止血作用,因成分复杂,含升压素,对子宫平滑肌的选择性不高,且不良反应较多,故作为子宫收缩药已被缩宫素取代。垂体后叶素中所含的血管升压素具有两种作用:①通过与肾集合管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增加对水分的重吸收,具有明显的抗利尿作用,可用于治疗尿崩症;②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收缩血管,尤其是毛细血管和内脏小动脉,可用于治疗肺出血(咯血)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呕血)。

此外,血管升压素尚有短暂的升高血压和胃肠平滑肌兴奋作用。应用垂体后叶素后,可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闷、腹痛、便秘及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遇此情况应立即停药。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心力衰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禁用。其余禁忌症见缩宫素。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