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来潮一般会持续一个星期,出血量的不同来源于自身的情况不同,一个星期是正常的,若是出现了差异较大的情况就应该去医院就诊,及时找到病因,为自己的身体做好保障措施。有些人的月经周期由五天变为了三天,就是不正常的表现了,那么这时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又该如何解决?
考虑是月经量少的可能比较大。导致月经过少的原因很多如:1、脑垂体功能低下、卵巢分泌雌激素不足,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较低、使子宫内膜增生不足,内膜较薄引起的,长期服用避孕药物业可以导致月经过少。2、子宫内膜的病变,子宫内膜发育不良、粗暴的刮宫孙损伤了内膜、内膜结核,3、有个体差异、初潮后,一直经量很少,但是排卵和生育功能正常等。4、进行性的月经减少常常是闭经先兆,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做相关的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的的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引起月经量少的原因很多,如内分泌紊乱,妇科炎症,精神环境的改变,另外可能是子宫内膜本身的原因,如子宫内膜结核引起内膜病变或人工流产,刮宫引起子宫内膜薄等.长时间的月经量少可能引起闭经或不孕等情况,建议你及时到医院检查,明确病因后积极对症治疗,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1、月经期历时4-5天。由于血液中孕激素和雌激素降到最低水平,同时由于子宫所产生的前列腺素共同导致螺旋动脉痉挛从而瓦解内膜的血液供应。这将引起内膜及其血管坏死脱落,如此造成的出血可将死掉的内膜冲入子宫腔内。另一方面,前列腺素的增多还可导致子宫肌层的收缩,这有助于血液和内膜从子宫腔排出,但也可引起伴随经期出现的痛经。
2、增殖期(就卵巢的变化而言又称卵泡期)历时约10天,即月经周期第5-14天左右。此期是由于卵泡生长,分泌的雌激素愈来愈多,使血液中雌激素水平逐渐升高,从而对子宫内膜产生修复作用。因此,内膜逐渐生长增厚,子宫腺体也随之生长。
3、分泌期就卵巢的变化而言又称黄体期,历时14天左右,即月经周期第15-28天。这期是由于上一期末,成熟的卵泡排卵后生成黄体,黄体所分泌的孕激素作用于子宫内膜的结果。孕激素能使已增厚的子宫内膜中血管增生、充血,并使子宫腺体扩经弯曲而分泌粘液。这些内膜变化有利于受精卵着床(受孕)。假如这次月经周期中未受孕黄体就会由于得不到有关激素的支持作用而发生萎缩,从而停止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当血液中这两种性激素降到极低水平时,肥厚的子宫内膜由于失激素的支持而发生坏死,出血和脱落,从此开始进(月)经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