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里小孩不长的原因

很多新手爸妈都很困惑,为什么在坐月子期间,自己的宝宝体重不增加,反而减少呢?这是因为胎儿离开母体,不能快速的消化食物,只能通过母乳获得营养。一个月之内的婴儿,如果体重有所下降,是正常现象,完全不必担惊受怕。接下来向大家一下,在坐月子期间为什么宝宝的体重不长?

一、婴儿出生后体重下降很正常!

几乎所有婴儿出生后体重都会下降。这是因为,新生儿在出生后,会因为体内多余水分和胎便的排出而出现生理性的体重下降,一般情况下,体重应在第2-4天时开始回升,最迟10-14天时就应该完全回到出生时的体重,然后持续攀升。这也叫做“生理性体重下降”。

约50%自然生产的婴儿在出生后48小时左右体重下降7%,而10%在出生后72小时左右体重下降至10%。大部分自然生产的婴儿48小时后,体重开始上升。

剖宫产出生婴儿的体重则下降更多。至出生72小时,5%的婴儿体重下降了12%。因为手术期间母亲接受大量静脉注射液,这让婴儿出生体重更重,出生后宝宝会排出体内多余液体,因而体重会下降较多。大部分剖宫产婴儿在出生后72小时后,体重开始上升。

二、月子里宝宝长多少算达标?

随着妈妈和宝宝越来越多的亲密接触,还有宝宝的有效吸吮,妈妈乳汁量开始大量分泌,宝宝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是很快的长胳膊长腿长脑袋。

中国卫计委在2014年更新的《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中提到:新生儿满月时,体重至少应当比出生时增加600克。

世界卫生组织2006儿童生长标准中提到:婴儿0-3个月每月增重596g-972g。

三个月后体重增长速率开始放慢

不同年龄/不同体表面积的婴儿基础代谢所需能量差异不同,1-3个月的宝宝和3-6个月的宝宝相比,虽然体重仍旧持续增长,但第4个月时速度就会慢下来。

三、新生儿体重下降怎么办?

宝宝体重下降对策:及早开奶、加强喂养、适当喂水、避免过度保暖。只要按照科学的喂养方式及时哺乳并细心护理,宝宝的体重便能很快恢复。

如果新生儿在10天后仍未恢复到出生时体重,要寻找原因:

首先,应该想到可能是母乳不足,要想办法帮助母亲坚持母乳喂养,如增加新生儿的吸吮次数,以刺激母乳的分泌,母亲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休息习惯等。

其次,要注意母乳的喂养方式,让宝宝多吃后奶。如果新生儿是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要注意配方奶的方法及喂养时间。若是新生儿体重迟迟不增加,我们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以免耽误宝宝的生长发育。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