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盆底松弛怎么办?

盆底松弛这个问题最容易出现在产后女性身上,盆底松弛会引起很多问题,首先会影响正常的排便和排尿,严重的盆底松弛甚至会导致排便失控,这个问题容易出现在老年人身上,另外女性盆底松弛的话,也会伴随着阴道松弛,会阴部会有下坠感等等,所以影响是非常大的,那么如何解决盆底松弛这个问题呢?

女性盆底松弛怎么办?

本征治疗较为复杂,对退变造成的某些明显的解剖变化进行矫正。如对盆腔或腹腔内脏松弛病变实施紧固手术,包括盆底重建、子宫固定,直肠固定及冗长乙状结肠切除,必要时加直肠前突修补等。

1.直肠前突手术

轻者硬化剂注射粘连固定;或直肠前突修补。

2.直肠内脱垂手术

轻者经肛外直肠硬化剂柱状注射,重者直肠悬吊固定于骶岬,直肠两侧与侧腹膜固定。

3.冗长乙状结肠切除术

切除后系膜固定于直肠,固定不宜过紧。

4.子宫后倾手术

后倾子宫底悬吊于耻骨后。

5.盆底疝手术

封闭过深的道格拉斯窝,抬高盆底。

检查

1.肛门指诊检查

(1)触及肛门直肠括约肌松弛,无张力,收缩功能欠佳,甚至失禁。

(2)会阴下降,整个盆腔、盆底,松弛下垂,臀沟变浅且外凸。

(3)直肠突凸于阴道后壁呈囊袋状。

2.排粪造影检查

排粪造影显示直肠前突,内套叠及内疝

3.B超检查

可确定脏器下垂程度、性质。

4.CT或MRI检查

确定盆腔器官性质、病灶、部位、程度、脏器彼此的关系。

诊断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排空不全,直肠堵塞或会阴坠胀,出口阻塞症状,以及排便时会阴下凸、子宫后倾及直肠松弛。排粪造影显示直肠前突,内套叠及内疝。

先天性及后天损伤如自然分娩、便秘咳嗽,中年以后人体性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结缔组织的退变松弛,是全身多种松弛病变的基础。盆底松弛综合征(RPFS)出现会阴坠胀,可能与内疝(结肠、小肠)、折曲的中上段直肠、后倾的子宫压迫盆底有关。另外,阴部神经等支配盆底的神经因盆底松弛下降而受到过度牵拉,亦可能与此有关。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