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癌切除后能活多久

子宫癌是一种发病率非常高的癌症疾病,人们在确诊为这种疾病后就会相当害怕癌细胞出现扩散,但其实在发生后就应该要坦然的接受,积极的去配合放化疗的治疗,如果是早期的患者还可以采取手术切除的治疗,这也是可以延长患者的寿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病情得到减轻。

1.症状

极早期无明显症状,以后出现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疼痛等。

(1)阴道流血主要表现为不规则的月经周期以及经间期出血以及绝经后阴道流血,量一般不多。尚未绝经者可表现为月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

(2)阴道排液多为血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合并感染则有脓血性排液,恶臭。因阴道排液异常就诊者约占25%。

(3)下腹疼痛及其他若癌肿累及宫腔,可引起宫腔积脓,出现下腹胀痛及痉挛样疼痛。晚期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可引起下腹及腰髓部疼痛。晚期可出现贫血、消瘦及恶病质等相应症状。

2.体征

早期子宫内膜癌妇科检查可无异常发现。晚期可有子宫明显增大,合并宫腔积脓时可有明显触痛,宫颈管内偶有癌组织脱出,触之易出血。癌灶浸润周围组织时,子宫固定或在宫旁触及不规则结节状物。

1.病史及临床表现

对于绝经后阴道流血、绝经过渡期月经紊乱均应排除内膜癌后再按良性疾病处理。对以下情况妇女要密切随诊:

(1)有子宫内膜癌发病高危因素者如肥胖、不育、绝经延迟者;

(2)有长期应用雌激素、三苯氧胺或雌激素增高疾病史者;

(3)有乳癌、子宫内膜癌家族史者。必要时进行分段诊刮送组织病理学检查。

2.B超声检查、盆腔MRI检查

可子宫大小、宫腔形状、宫腔内有无赘生物、子宫内膜厚度、肌层有无浸润及深度,为临床诊断及处理提供参考。MRI更能对盆腔淋巴结情况作出评估。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指南认为不需要对内膜癌患者常规进行影像学检查以评估是否存在转移。

3.分段诊刮

是最常用最有价值的组织学评估内膜的首选诊断方法。分段诊刮的优点是能获得子宫内膜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诊断,同时还能鉴别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管腺瘤;也可明确子宫内膜癌是否累及宫颈管,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门诊以一次性器械进行内膜活检是可靠而准确的子宫内膜癌检查方法。

宫腔镜检查尽管并非必须,但仍推荐和诊断性刮宫一起进行,以识别不连续的病灶以及隐匿部位的病灶。这种联合检查可以为真正的内膜癌前病变提供确诊的最佳机会,并能排除相关的内膜癌变。对于持续性或复发性的异常子宫出血,不论其子宫内膜厚度是多少,均应该进行子宫内膜的组织学评估。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