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腹痛,又可称为“儿枕痛”,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小腹疼痛。疼痛多呈阵发性,可自然消失,但有部分患者疼痛持续不能缓解,甚则出现疼痛难忍、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了产妇的生活质量。外治可用中药贴敷、艾灸、穴位按摩、中药足浴、针刺等方法。那么产后腹痛艾灸能治好吗?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产后腹痛艾灸哪个部位穴位 效果与注意事项。
艾灸疗法
1.适应证产后腹痛虚证、实证均可使用,产后小腹疼痛拒按或腹痛绵绵。
2.操作方法
产妇取平卧位,暴露腹部,取子宫穴(脐中下四寸,中极旁开三寸,取右穴),点燃艾条(温灸纯艾条,每支20~25g)后插入特定艾灸盒(底长8cm,顶长6cm,高8cm)内,放右侧子宫穴位置,使患者感觉热度适中,以不灼热为度。于产后2小时、24小时、48小时进行艾灸,每次灸20分钟。
3.疗法特点子宫穴为经外奇穴,主下腹部疼痛、瘀滞,为胞宫之外应,灸之内应奇恒之府,得效甚速。灸法能温经通络、祛散寒邪、调和气血。现代研究认为,艾灸是以红外线为主的热辐射刺激,通过腧穴透达病灶,改善艾灸部位组织血液循环,调整脏腑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4.注意事项
(1)施灸时间不可过长。
(2)施灸时,应防止艾火烧伤皮肤或衣物。
(3)注意防寒保暖。
5.临床应用
康银阁艾灸子宫穴治疗产后腹痛患者100例,艾灸治疗组与无治疗对照组相比,腹痛缓解程度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疗法能明显缓解产后腹痛。
廖淑蔚艾灸子宫穴,治疗产后腹痛患者40例。艾灸治疗组腹痛缓解程度较无治疗对照组明显缓解,治疗组治疗前疼痛评分为(2.8±0.93)分,治疗后为(1.93±0.99)分,疼痛缓解率为92.5%;对照组疼痛缓解率为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疗法能明显缓解产后腹痛。
祝丽娟艾灸三阴交穴,治疗产后腹痛患者100例。在对照组常规抗炎促宫缩治疗外,治疗组加用艾灸双侧三阴交穴处,艾灸治疗组腹痛缓解程度明显优于无处理常规治疗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灸疗法能明显缓解产后腹痛,提高产妇舒适度,缓解焦虑情绪,促进产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