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身痛艾灸能治好吗?产后身痛艾灸哪个部位穴位 效果与注意事项

产后身痛是指妇女在产褥期内,出现肢体或关节酸楚、疼痛、麻木、重着等症状。俗称“产后风”,又称“产后遍身疼痛”“产后关节痛”“产后痹证”等。本病的发生特点:一是多见于冬春严寒季节的分娩者;二是具有突发性,可在短期内突然出现肢体酸痛麻木、屈伸不利,甚而不能行走。产后身痛的临床表现轻重差别很大,大部分患者病情虽重但经过治疗后可痊愈或好转,只有极少数患者不能及时治愈,可延至数月甚至数年。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一定的负担。

西医缺乏与产后身痛相对应的病名,目前临床上将妇女堕胎、小产后将养不善引起的四肢、关节疼痛等症归属于产后身痛的范畴。但西医对于产后身痛尚缺乏特效药,而中医对产后身痛的治疗有着明显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疗效确切的优势。

中医认为,产时伤血,津气随血而脱,营卫失调,腠理不固,此时若起居不适,饮食不节,风寒湿之邪乘虚而入,留于经络、关节,使气血运行受阻,百节失养,故滞而作痛。产后营血亏虚,经脉失养或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稽留关节、经络所致。产后多虚、多瘀、易为外邪所感是本病的发病特点。

本病以内伤气血为主,兼风寒湿瘀。临床表现往往本虚标实,治疗当以养血益气补肾为主,兼活血通络祛风止痛。养血之中,应佐以理气通络之品以标本同治;祛邪之时,当配养血补虚之药以助祛邪而不伤正。本病与一般痹证不同,因产后气血俱虚,虽夹外感,也应以调理气血为主。《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云:“此证多血虚,宜滋养,或有风寒湿三气杂至之痹,以养血为主,稍参宣络,不可峻投风药。”

本病的转归及预后与病情轻重、体质差异、治疗调摄是否得当等有关,若积极治疗,大多可治愈,预后较好。若失治、误治,日久不愈,正气愈虚,经脉气血瘀阻愈甚,转为虚实夹杂之证,可导致关节肿胀、屈伸不利,甚至僵硬变形、肌肉萎缩、筋脉拘紧,进而痿痹残疾。外治法以灸法、针刺、药浴、三伏贴、熏蒸、推拿为主。产后身痛艾灸能治好吗?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产后身痛艾灸哪个部位穴位 效果与注意事项。

产后身痛艾灸能治好吗?产后身痛艾灸哪个部位穴位 效果与注意事项

艾灸疗法

1.适应证产后不久出现肢体或关节肌肉不适、疼痛、重着、麻木。

2.操作方法

(1)督脉铺灸:选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芪10g,芍药10g,桂枝10g,当归10g,秦艽10g,丹参10g,鸡血藤10g。将所有药物粉碎成药面备用,督脉铺灸。铺灸材料:取用艾绒200g,生姜1000g,生姜打碎为姜泥备用。所用生姜泥均在当天配制。铺灸部位:沿后背正中大椎穴左右旁开1.5寸到腰骶部骶管裂孔处。铺灸方法:以上涉及部位用75%酒精先进行皮肤消毒,把药面均匀地铺撒于铺灸部位,约厚2mm,将调好的姜泥末直接铺到药面上,铺成条带状,约厚1.5cm,宽约3cm,轻轻用力按压姜泥带的中间部位,使其两边微微偏高,中间略凹陷;将所备艾绒搓捻成条状,放置长度比姜泥的长度稍短。分别点燃艾绒的两端及中间部位,1壮燃尽之后,除去灰渣,再次铺置艾绒继续施灸,每次共3壮。铺灸时间:每隔10天铺灸1次,共治疗3次,一般每次灸1~2小时,以患者能耐受为度,一般不超过2小时。

(2)艾灸法:遵循产后养护原则,每次选取穴位不宜过多,暴露面积不宜过大过多。主要选用脾俞、肾俞、膈俞、肝俞、三阴交、足三里、关元等腧穴。除以上主穴外,根据疼痛部位的不同,在局部选取相应腧穴,以加强疗效。如手足关节疼痛者,加用内庭、太冲、中渚、合谷、后溪、申脉等;肘膝关节疼痛者,加用曲池、手三里、犊鼻、血海、梁丘、委中等;颈肩关节疼痛者,加用大杼、风池、风府等;腰髋关节疼痛者,加用腰阳关、命门等。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选取卧位或者坐位,采用灸架治疗,将1/4根艾条点燃之后,将其插入灸架的顶孔内,对准体表穴位进行施灸,并用灸架两端的系带将其固定。施救结束后,将剩余的艾条插入灭火管中。每天1次,15天为1个疗程。

(3)穴位注射合火龙灸法:主穴气海、关元、双足三里、双太溪、双脾俞、双肾俞。取黄芪注射液10mL和鹿茸精注射液2mL,混合液共12mL,刺入穴位得气后取出(除足三里注射2mL外,其他穴位各注射1mL),1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同时配合火龙灸法:取适量火龙液(《中医研究》),外面敷3层薄薄的纱布,纱布长短主要以覆盖整个脊柱以及两侧膀胱经为主,之后纱布外再外敷3层温湿的毛巾,毛巾外整条脊柱范围滴上95%的酒精,用火点燃,等到患者感到热度难以忍受时,用温湿毛巾把火苗扑灭。操作中,要注意保护背部皮肤,防止烧灼伤,操作一般以10~15次为主,治疗时间持续30分钟,每天1次。火龙液成分:艾叶30g,熟地黄20g,巴戟天10g,淫羊藿15g,枸杞子10g,何首乌20g,肉桂10g,延胡索20g,花椒10g,红花10g,生姜20g,制附片30g,赤芍10g,锁阳10g,当归15g,菟丝子10g,桃仁10g等。每日1次,每次治疗时间持续30分钟以上,使脊柱和背部皮肤潮红温热而以不烫伤为度。患者每天先做火龙灸法,然后穴位注射,两种方法合用,每日1次。连续治疗10天为1个疗程。

3.疗法特点

(1)督脉铺灸:铺灸以重灸“督脉”经为主,背部为阳,督脉为阳脉之总纲,能统摄全身阳气。督脉铺灸可改善体质,增强抵抗能力,发挥整体调节作用。督脉两侧的背俞穴与脏腑位置高下相当,可以近攻,调节脏腑功能而收捷效。对于不同部位的病变,可多选择不同的脊柱节段重点灸治。铺灸用细软如棉的艾绒,艾叶辛温性烈,能通行十二经,振奋元阳,祛寒逐冷,艾绒燃烧时速度慢,具有火力匀、渗透强的特性,使其功效更强。艾火燃烧时,中心温度可达数百度不等,所产生的近红外辐射有较高的穿透能力,温热渗透到表皮、结缔组织、血管、神经系统被组织所吸收。生姜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可渗透于人体,扩张局部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经艾绒加温后,其作用可增强数倍。生姜、铺灸药泥的化学性刺激,均与灸火的温热刺激叠加,协同发挥功效,增加其温通效能。

(2)艾灸法:艾灸法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其艾绒燃烧的热力可通过穴位传入体内,热的感传可以养血益气,温经通络,使经络、气血通畅,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现代研究也证实,艾灸在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谱是红外线,可使人体穴位内上千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通过经络腧穴系统这一特殊传递途径,可使能量到达病位而起效应。

4.注意事项

(1)督脉铺灸:①铺灸前,患者应洗澡或局部清洗。②铺灸后,不要长驻低温环境,防止腠理闭塞,影响疗效。③铺灸后禁食生冷、荤腥等刺激性食物。④个别穴位对药物过敏、灸后不久即感烧灼、疼痛难忍者,可提前去掉。⑤如起疱可按灸疮处理,注意局部清洁,及时对症处理。

(2)艾灸疗法:产后必须格外注意自我调护,及时调养,以免遗患无穷。产后身痛多由血虚所致,宜多食营养丰富的食品,如猪肝、桂圆、大枣、红豆等。产后痛甚时,宜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恢复期可适度下床活动,但避免劳累过度致肌体酸痛。

(3)穴位注射合火龙灸法:经期禁用。

5.临床应用

苏红利将72例产后身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试验组采用督脉铺灸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督脉铺灸治疗。均以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论:两组治疗血虚型产后身痛均有较好疗效。督脉铺灸治疗血虚型产后身痛,安全无副作用,疗效确切(P<0.05),便于医者操作,易于患者接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张娜观察穴位注射合火龙灸法治疗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将产后身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针刺联合电针、TDP照射治疗, 治疗组给予穴位注射合火龙灸法,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穴位注射合火龙灸法治疗产后身痛疗效确切(P<0.05)。

刘慧艳观察艾灸法治疗血虚型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所有血虚型产后身痛患者均采用艾灸法治疗,疗效显著(P<0.05)。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