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人饮食十大禁忌
二、老年人饮食的注意事项
三、老年人吃饭10不宜
老年人饮食十大禁忌①不宜多吃高蛋白食物。老年人摄入过量蛋白质后。多余的氨基酸便被机体转变为其他代谢产物,经肾脏排出体外。需要排泄的氨基酸代谢产物越多,肾脏的负担越重。出现肾脏疾病的几率越高。
②不宜长期吃素。人体衰老、头发变白、牙齿脱落、骨质疏松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都与锰元素的摄入不足有关:缺锰还会出现思维迟钝、感觉不灵。而肉类食品是人体摄取锰元素的重要途径。
③老年人忌常饮鸡汤。老年人常喝鸡汤。会增加体内胆固醇的含量。导致多种老年常见病。肾脏功能较差者、高血压患者、胃酸过多者更不宜多喝鸡汤。
④不宜多吃水果罐头。罐头里的水果大多泡在含糖量很高的糖汁中.有的含糖浓度几乎达到饱和程度。老年人常吃水果罐头,等于吃进大量的食糖,除易引起肥胖外.还易诱发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系统疾病。
⑤不宜食用冰镇食品。冰镇食品入胃后.会导致胃液分泌下降.容易引起肠胃疾病.甚至会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老年人尤其不宜食用冰镇食品。
⑥不宜经常饮啤酒。在啤酒酿造和运输过程中.金属容器中的铝极易溶入啤酒中。老年人代谢功能降低.排毒能力较差.铝容易在体内蓄积,引起慢性蓄积性中毒。从而影响大脑的功能,使人出现痴呆和精神异常。
⑦不宜多饮咖啡。老年人嗜饮咖啡.就会加剧体内钙的流失,造成骨质疏松.骨硬度下降.活动时稍不注意.极易发生骨折。此外,老年人多饮咖啡会增加患心脏病的危险。
⑧不宜常用铝或铝合金餐具进食。老年期痴呆症的发病原因主要是铝元素在人体.特别是在大脑皮层内沉积所致。因此.老年人应尽量不使用铝或铝合金餐具。特别不要用铝制餐具长时间存放成、酸、碱性食物及菜肴。以减少铝元素的摄入量。
⑨饭后不宜马上走动。老年人在进餐后。会引起低血压.甚至造成晕厥摔倒。所以,老年人饭后应该休息,不宜马上走动。
⑩饭后不宜马上睡觉。进餐后,消化道的血循环旺盛,脑部血流量相对减少,如果立即上床睡眠.就会加重脑局部供血不足。可做些轻微的活动,以利于血液循环。
老年人饮食的注意事项由于老年人生理、心理以及免疫功能的改变,其消化吸收的功能也有特殊性。因此饮食习惯上也应顺应其改变,遵循以下十条原则:
宜软忌硬
人到老年,牙齿松动,消化功能低下,食物应该切碎煮烂,忌进食过硬过干或油炸的食物。
宜少忌多
每天八成饱为宜,忌过饱。吃得过饱,需更多的能量去消化过多的食物,这对老年人来说,除了加重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的负担之外,别无任何益处,尤其晚餐量不宜多。饮食能量过多、活动又少,导致体内脂肪存积。
宜慢忌快
老年人各种消化腺体功能退化,消化液分泌减少,再加上牙齿不好,如果进食过快,易发生食物消化不良和营养吸收减少。特别是面食、黏食,易引起食物堵塞咽部或误入气管,引起噎食室息。若抢救不及时后果不堪设想。
宜淡忌咸
老年人宜吃清淡食物,进食忌过咸,以防引起高血压水肿和加重心脏、肾脏的负担。过咸饮食也不利于脑卒中等病症,所以应改变“口味重”的饮食嗜好。
宜热忌凉
老年人体质多阴虚,不喜寒,饮食宜温热,食物温度以接近体表温度为佳。太冷的食物易刺激牙齿和胃肠道,尤其在寒冷的冬天。宜粗忌精主食不宜太精细,粗细粮宜适量搭配,粗粮比细粮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它含维生素^较多,有助于维持老年人良好的食欲和消化液的正常分泌,且能预防便秘。
宜新鲜忌陈腐
食品必须新鲜,同时烹饪要适宜,味美可口。老年人因抵抗力低,消化腺分泌功能减退,胃肠蠕动减弱,若食品不新鲜,易导致消化吸收不良和消化道其他不适,忌进食霉变、腐败食品。
宜食鲜水果忌多食水果罐头
老年人宜吃新鲜水果,不宜多吃水果罐头。罐头里的水果大多泡在含糖量高的糖中,有的含糖浓度达到饱和程度,常吃水果罐头,等于吃进大量的食糖,除易引起肥胖外,还容易诱发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疾病,故每天餐后约2小时适宜吃些新鲜水果,这样会有益健康。
宜多样化忌偏食
饮食宜多样化,合理搭配食物,注意补充些含铁、钙丰富的食物。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缺钙易发生骨质疏松造成骨折。
宜食水果忌多饮果汁饮料
果汁饮料味道甜美,营养丰富,适合老年人饮用。但是质量差的果汁饮料一般都含有各种添加剂,如色素及防腐剂等,多饮对身体没有益处。而且果汁中纤维素极少,不宜过量饮用。
由于老年人咽部敏感性下降,食物中即使有异物进入,也不易感觉到,所以,在膳食制作过程中,务必要把原料中的骨、刺、核等硬物去掉。
老年人吃饭10不宜老年人的身体特点是脏腑功能减弱,气血不够充实和肾气功能衰退,因此,讲究饮食十分重要,老年人的饮食应坚持以下几点:
1.老年人不宜多食冷食
在炎热的夏季,冷饮、冷食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食欲,防暑降温,但老年人不宜多食冷食。因为老年人胃肠黏膜已经发生退行性变化,各种酶及胃酸的分泌量都有所降低,如果经常食用偏冷的食物,就会使胃黏膜血管收缩加剧,进一步降低胃液分泌量,从而导致食欲下降以及消化不良。另外在低温状态下,还会使老年人心脏冠状动脉发生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律不齐和心绞痛。
2.老年人不宜经常饮啤酒
啤酒是富有营养的饮料,素有液体面包之称,颇受人们欢迎。但是老年人经常饮啤酒也是有碍健康的。
因为在啤酒酿造和运输过程中,金属容器中的铝极易溶人啤酒中。铝是对人体有毒的元素。英国皇家南安普顿大学弗里医院,在24个城镇对700名40~60岁男人进行了调查,发现经常饮啤酒的人,血液中含铝量增加。丹麦学者也证实了这个调查结果。老年人代谢功能减低,排毒能力较差,铝易于在体内蓄积,引起慢性蓄积性中毒,从而影响大脑的功能,使人出现痴呆和精神异常。因此,老年人不宜经常饮啤酒。
3.老年人不宜强吃硬、干食物
人到老年,牙齿松动,消化功能低下,食物宜切碎煮烂,蔬菜宜用嫩叶,忌进食过硬和油炸或过干食物。
4.老年人忌常饮鸡汤
体弱多病者或处于恢复期的病人,都习惯用老母鸡炖汤喝,甚至认为鸡汤的营养比鸡肉好。其实,鸡汤所含的营养比鸡肉要少4倍之多。据研究,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肾脏功能较差者、胃酸过多者、胆管疾病患者,不宜多喝鸡汤。
如果盲目以鸡汤进补,只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对身体有害无益。因此,老年人要忌常饮鸡汤。
5.老年人忌常用铝或铝合金餐具进食
老年期痴呆症的发病原因,主要是铝元素在人体特别是在大脑皮层内沉积所致。主要表现为智能障碍、精神错乱、步态失调、意识混沌、言语颠倒等等。因此,老年人应尽量不使用铝或铝合金餐具,特别不要用铝制餐具长时间存放咸、酸、碱性食物及菜肴,以减少铝元素的摄入量。
6.老年人忌饮浓茶
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碱,饮后令人兴奋,难以入寐。茶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可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块状的鞣酸蛋白,不易消化,甚至可产生便秘。长期服浓茶还会造成维生素B1的缺乏及铁的吸收不足。另外饮茶要适量,如饭前多饮,会冲淡胃酸,影响消化,最好在饭后20分钟左右饮茶,有助于消化,可解油腻,清理肠胃。因此,老人最好饮淡茶。
7.老年妇女不宜多饮咖啡
咖啡是一种饮料,但不一定每人都适合饮用。据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学者研究发现,咖啡会使人体需要的钙质减少一半,从而造成人体骨质疏松。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人到老年期,钙的需要量逐渐增多,尤其是妇女对钙的需要量更多。有人曾做过研究,发现绝经前妇女每天需钙量约1克,绝经后每天至少需要1.5克。但是,由于老年人的饮食受限,体内钙缺乏较为普遍。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60岁以上的妇女中,约有25%的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因此,如果老年妇女嗜好饮咖啡,就会加剧体内钙的缺乏,造成骨质疏松,骨硬度下降,活动时稍不注意,极易发生骨折。
此外,老年妇女多饮咖啡会增加患心脏病的危险。美国巴尔的摩的霍普金斯医学院曾对1000名常饮咖啡的人进行长达25年的观察发现,每天喝5杯或5杯以上咖啡的人,比不喝咖啡的人患心脏病的可能性大两倍。
8.老年人忌盲目补钙
很多中老年人长期缺钙,引起骨质疏松,有的老年人的骨质丢失高达50%,这是容易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老年人许多情况下需要补钙,但不要盲目补钙,一味追求“食补”不如“药补”错误原则。补钙时,需要让医生检查清楚,然后根据自身的病因对症下药。
9.老年人不妨少量多餐。以点心补充营养
老年人由于咀嚼及吞咽能力都比较差,往往一餐吃不了多少东西,而且进食时间又拖得很长。为了让老年人每天都能摄取足够的热量及营养,营养师建议,不妨让老年人一天分5~6餐进食,在三次正餐之间另外准备一些简便的点心,像是低脂牛奶泡饼干(或营养麦片)、低脂牛奶燕麦片,或是豆花、豆浆加蛋,也可以将切成小块的水果或水果泥拌酸奶食用。
10.老年人饭后不宜百步走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但这句话对老年人并不合适。
老年人对压力的反射机制退化。国外曾有人做过这样的检查,进餐后35分钟内,对51名老人进行了血压测量,发现这些老人的平均收缩压下降了15毫米汞柱左右,而每分钟脉搏次数变化不大。这就说明老年人在进餐后,会引起低血压,甚至造成晕厥摔倒。所以,老年人饭后应该休息,不宜马上百步走。
11.老年人饭后不宜马上睡觉
随着人的年龄增长,神经细胞功能也在逐步减退。老年人睡眠时间相对要比青年人少,容易醒,因而也容易疲劳。老年人白天常有打盹、思睡现象,特别是午饭后常常马上入睡。这种做法对老年人健康是不利的。
联邦德国医学专家最近指出,三种人饭后午睡有一定的危险性: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的肥胖者;血压很低的人或血液循环系统有严重障碍的人,特别是那些由于脑血管变窄而经常出现头晕的人。老年人大多有动脉血管硬化,尤其是肥胖的老年人。高脂血症容易引起动脉血管硬化,脑动脉血管硬化,常可造成脑供血不足。进餐后,消化道的血循环旺盛,脑部血流相对减少,加上睡眠静止不动,就易加重脑局部供血不足。
我国有句养生格言,“饮食而卧,乃生百病。”因此,老年人进餐后,不宜马上睡觉,可做些轻微的活动,以利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