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中老年人失眠?老年人失眠如何应对

文章目录

一、如何预防老年人失眠

二、老年人失眠如何应对

如何预防老年人失眠

1.精神放松、顺其自然    

老年人如果出现短暂的失眠,千万不要为之急躁,对失眠引起的症状要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不害怕,不对抗,也不控制,任其失眠,顺其自然,与失眠为友。只有采取这种“随它怎么样”的态度,它对人们的影响才会越来越小。对思想有顾虑、精神紧张的老年人应多加安慰,使其情绪稳定,消除顾虑,心情舒畅,以促进入睡。对患情绪性失眠的老年人,要注意做好心理安慰工作,尽量让他们生活得愉快、舒心,减少不良的心理因素干扰。老年人自身也要学会自我调理情绪,发挥内因的作用。

如何预防中老年人失眠?老年人失眠如何应对

2.选择适宜的睡眠环境    

适宜的环境也是尽快进入睡眠状态,摆脱老年失眠症的重要因素之一。卧室要亮度适宜、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光线柔和,避免出现各种噪音,同时床上的被褥也要清洁柔软,夜间常用物品放置在最容易拿到的地方,走路要轻,避免光源直接照射患者,开关门时避免发出响声。

3.劳逸结合,规律作息    

老年人作息时间要有规律,睡眠时间要放在夜间,白天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如鼓励、督促老年人坚持晨练,如晨起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下午进行阳光浴和户外活动,促进身体健康,有睡意时再上床,最好不要再床上看书、看电视。睡前用温水浸泡双脚、听听轻松音乐及有规律的身体锻炼能提高夜间睡眠的质量。

4.养威良好的饮食习惯    

要养成起居定时的良好习惯,坚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大睡要放在夜间。对经常失眠的老人,平时饮食应以清淡滋补为主,不可嗜烟酒,下午和晚上不喝浓茶或咖啡,晚餐不宜过饱,不要看情节火爆的电视剧。睡前饮一杯热牛奶具有镇静安神作用,从而促使人体安稳入睡。

5.慎用药物    

尽量避免使用安眠药,即使要借助安眠药,也只能临时性地服用,不能每天、长期、大量服用。若有长期用药需要,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否则私自用药一旦停药,就会引发所谓的“反跳性失眠”出现,可能造成比原来的失眠更严重的后果。

6.睡眠卫生教育    

主要内容是针对睡眠障碍的12个原则。

(1)睡眠时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只要白天不觉得困倦就证明睡眠时间已经充足。

(2)睡前避免服用刺激性食物,尽量放松自己。

(3)有睡意了再上床,不要过分在意上床的时间。

(4)固定起床时间。

(5)合理利用光照维持良好的觉醒度。

(6)饮食规律,适当运动。

(7)午休在下午3点前进行,只睡20~30分钟。

(8)睡眠浅的时候,积极晚睡或早起会加深睡眠。

(9)注意睡眠中有无严重的打呼噜、呼吸暂停、腿部肌肉抽动和蚁走感等。

(10)在晚上睡眠充足的条件下,白天出现难以抗拒的困倦时应引起注意,尤其是开车时。

(11)靠饮酒代替催眠药常常加重失眠。

(12)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安眠药是安全的。

老年人失眠如何应对

(1)找出可能原因,治疗原发疾病和去除诱因是关键,避免盲目对症治疗。由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导致的失眠,应该首先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例如,对于抑郁症患者,应早期、足量、全疗程应用抗抑郁药;药源性失眠,应首先考虑原治疗药物减量或换用其他治疗药物。

(2)合理应用镇静催眠药。应用镇静催眠药的治疗理念,是帮助患者重新树立睡眠一觉醒节律,或者促进患者睡眠一觉醒节律的恢复,而不是简单地减轻失眠症状。

(3)心理行为治疗:在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上,向患者解释失眠的发生机制,传授有关睡眠的正确知识,矫正患者关于睡眠的错误认知,如“睡眠不足会引起严重的疾病”等。对于慢性失眠患者来说,进入卧室本身就是构成了沉重的精神负担,一接近上床时间,情绪就会变得烦躁,陷入条件性失眠状态。刺激控制疗法、睡眠限制疗法、肌肉松弛疗法、自律训练疗法和生物反馈疗法等行为治疗方法,既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与药物治疗结合起来,达到终止患者条件性失眠的目的。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