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治疗失眠的药物有哪些?老年人失眠如何选择药物

促眠药物的种类比较多,我们应当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来正确选择药物。常用的老年人失眠症的治疗药物主要有苯二氮革类(BZD)和新型非苯二氮革类。这些药物的使用应遵循最低有效剂量,短期内单药治疗(一般不超过3-4周),逐渐停药并注意由于停药引起的失眠反弹,尽量选择半衰期短的药物以避免日间镇静,还要考虑到患者的身体状况比如肝、肾功能。

老年人治疗失眠的药物有哪些?老年人失眠如何选择药物

苯二氮革类药物:国内临床常用的有地西泮(安定)、艾司唑仑(舒乐安定)、氯硝西泮(氯硝安定)、阿普唑仑(佳静安定,佳乐定)、劳拉西泮、三唑仑、咪达唑仑和硝西泮(硝基安定)。这类药总体上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可缩短入睡时间,减少觉醒时间和次数,增加总睡眠时间。但获得失眠治疗适应证的仅艾司唑仑和三唑仑。其他药物获批准的适应证并非失眠,而是抗焦虑(阿普唑仑、劳拉西泮)、抗癫痫(氯硝西泮、硝西泮)、麻醉肌松辅助(咪达唑仑、地西泮)作用。所以,并非所有的苯二氮革类催眠药均有可靠的助眠效果。长期应用易引起依赖性,有些还极易导致依赖如三唑仑。半衰期偏长的苯二氮革类催眠药如艾司唑仑、氯硝西泮,其次日残留效应可能很明显,导致次日瞌睡、头昏脑涨、反应速度减慢、疲乏、胃饱胀感等,易发生事故,影响驾驶。由于苯二氮革类催眠药的催眠作用通常不能纠正失眠患者的睡眠结构改变,尤其对快速眼动睡眠的抑制作用,所以它们对精力的恢复作用往往不明显。患者经常会感到虽然睡着了,但次日并不清晰、爽朗。服用苯二氮革类催眠药的老年人跌倒风险显著增加,尤其是使用氯硝西泮时。

由于可干扰增强记忆的受体,使睡眠的记忆增强作用受抑制,服用可能使记忆力变差,尤以三唑仑突出。此外,因具有呼吸抑制效应.可导致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症状。因此,尽管临床常用.但在世界范围内作为催眠药使用已逐年减少,而作为其他适应证使用的处方量稳定。在老年人群,苯二氮革类已退为二线催眠用药。

新型非苯二蠹革类药物:临床常用的有扎来普隆、唑吡坦、右佐匹克隆。佐匹克隆仅在部分国家(如欧盟)批准为失眠治疗药物,而在美国没有获准用于治疗失眠。唑吡坦是一种咪唑吡啶类药物.是一种高效催眠药.作用时间短,白天残留效应非常小,发生药物耐受、药物依赖和药物滥用的危险比较小。由于其半衰期为1.5~5.8小时.主要用于入睡困难患者,对部分早醒患者有效。但长期使用仍有成

瘾风险,管理级别同苯二氮革类催眠药。由于起效迅速(数分钟内),需上床入睡时才能使用。若服用后没有立即睡眠,则可能产生梦幻样状态。右佐匹克隆性能与唑吡坦相似,但某些参数优于唑吡坦。连续12个月的临床研究表明它没有明确的药物耐受和依赖作用,即便连续使用12个月疗效也无明显下降。由于右佐匹克隆较唑吡坦有较长的半衰期,这使它在促进睡眠维持和改善早醒上具有优势。目前.右佐匹克隆是按普通处方管理(佐匹克隆是按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

雷美尔通:是一种选择性褪黑素受体激动剂,2005年获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上市.用于失眠症的治疗。其用于慢性失眠的治疗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目前国内尚无该药上市。

多塞平:该药在药物分类中属于三环类抗抑郁药,是美国近期批准的“老药新用”性失眠治疗药物。用于抗抑郁治疗时剂量偏大(50mg/d以上),而用于失眠治疗时的剂量仅为每晚3~6mg。该剂量尤其适合于老年人的失眠治疗.且使用时间无明确限制。国内目前尚无此剂型上市。

其他:近年来,一些药物如抗组胺药、抗抑郁药、抗癫痫药和抗精神病药也逐渐用于老年人失眠症治疗。常用的有曲唑酮、米氮平、奥氮平、喹硫平。对于一些由于精神障碍、抑郁症等疾病引起的失眠单纯使用镇静催眠药效果可能不好,需使用上述药物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具体使用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