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足的睡眠可以保证人的精力充沛,老年人本来觉少,且易失眠,因此,许多老年朋友喜欢服用安眠药来催眠,并且服药剂量从一片开始,任意添加,可增至几片,只要能睡着就行,事实上,老年人常服催眠药物,对身体是极为有害的。研究证实,催眠药所引起的睡眠并不能代替真正的自然睡眠,甚至使病人整夜都在恶梦中,并且定时早醒,白天嗜睡,对精力和体力的恢复都不利。
临床上大部分的安眠药,长期应用都有一定的蓄积性,即药物逐渐在体内“堆积”起来,达到一定量时,即会产生很多副作用。尤其是老年人,药物在体内代谢慢,更易发生“堆积”,造成副反应,服药清晨醒来后会有头晕、思睡、乏力和食欲减退,白细胞减少等,长期服药的老年人认知能力降低,记忆力和智力减退,甚则可诱发老年性痴呆,精神异常等症,男性病人还会引起性功能障碍。此外,催眠药还可抑制呼吸,某些老年人及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有时一般剂量也可引起过度镇静作用而发生意外。呼吸功能不全的人,即使小剂量的安眠药也可能引起呼吸衰竭加重,甚至导致死亡。另外,常服催眠药,会使催眠作用逐渐减弱,所以病人常不断加大药量,以达催眠目的,久而久之,导致对催眠药物的依赖性,如不用药就难以入睡或通宵不眠,失眠比用药前更重,一旦缺药,病人则高度紧张,而且有全身难受的感觉,就更加不断地用药,长此以往,对催眠药物则成瘾,一旦停药时,还可出现戒断症状,如兴奋、惊厥等。催眠药只能帮助恢复正常睡眠,而不能用来长期维护睡眠,所以老年人常服催眠药是不好的。遇有失眠情况,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综合治疗。
老年人作为特殊人群,在治疗失眠的过程中,特别是服用安眠药的过程中,一定要十分注意,这是由于群体的特殊性决定的。
老年人胃肠对药物的吸收慢,吸收后的代谢过程也慢,容易在身体内积累。以最常用的安定类药物来说,据研究发现,如硝基安定一般的半衰期(指药物在身体内的浓度从最高值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为24小时,老人的半衰期更长,肾脏的排出功能随着年龄增大而减弱。从老年人生理变化的特点来看,服用安眠药后出现作用较迟、维持的时间较长,加上老年人对于药物的敏感性较高,所以用与青年人同样的药量,老年人会出现很大的反应。这一特点在应用其他类药物时同样存在,但在使用治疗精神类药和安眠药时更加突出。所以,药量上就应该用得少些,特别在开始时,一般应相当于青年人用量的1/3或1/2,且不要连续服,因为大多数的安眠药容易成瘾,老年人更是如此。还有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听力差,眼睛花,服什么药,什么时候用药要听得很清楚,最好请家人代为提醒,这样不会吃错药或者多吃药,否则对老年人来说是很危险的。
归纳起来,老年人失眠,首先不要紧张,其次要查明原因,不要滥用安眠药,要取得医生的指导。即使用安眠药,也只能临时陛地服用,不要每天必服,避免上瘾,同时切记要弄清楚安眠药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最好在家人的指导、提醒下服用安眠药,以免错服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