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多了有什么坏处?动物性食品会导致癌症!

动物性食品会增加癌症等疾病的发生几率

人们普遍认为,多吃肉就能补充足量的优质蛋白质,就能助长发育,增强体力。多喝牛奶,就能补充丰富的钙质,就能强筋健骨,并能防止骨质疏松。从问题的一个侧面看似乎很有道理。现代人大多生长发育良好,人们的身高也较数十年前有了明显的增加,最具典型的是以“矮”著称的日本人。现代的日本人平均身高比数十年前多出将近十厘米,人高马大的也大有人在。

但是人体身高的增加和骨骼的增大,并不代表其身体就比以前健康,这完全是不同层面的两个概念。

吃肉多了有什么坏处?动物性食品会导致癌症!

以日本为例,一方面,虽然其平均寿命号称“世界第一”但是另一方面,癌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据新谷弘实教授介绍,癌症患者达到了60多万人。糖尿病患者若包含潜在患者在内高达1600万人,过敏症状的患者也有4600多万人,高血压患者则有3100万人。在这近半个多世纪里,这些疾病明显呈现出有增无减的发展趋势。

不但日本如此,我国的情况也不太乐观,疾病学统计表明上述疾病在我国也呈现出了一种急速上升的趋势。不少专家学者无不担心,在未来的数十年中,上述疾病的发病率还将继续快速上升。

研究显示,发病率越来越高的最大原因在于以肉类和牛奶、乳制品、奶油、白砂糖、精致食物为主的饮食生活之普及。

我们不妨再以野生动物为例加以赘述。食草类动物如马、牛和大象等,尽管它们的一生没有摄入动物性食物,但它们的体格照样强壮,肌肉发达,力量强大,甚至拥有超越食肉动物的发达肌肉。比如,马只吃草、饮水,但是照样能日行千里;牛一生以草为生,却日复一日地进行犁田耕地。当然,我们知道老虎、狮子、豹等肉食动物,同样拥有发达的肌肉,健壮的躯体,更拥有强劲的瞬间爆发力,以此作为捕捉猎物、维持生命的本领。但是,它们的持久性却远远不如马、牛等食草动物,以此也可以说明食肉动物不见得就比食草动物更强壮。若从疾病的角度看,食草为主的食草动物(草中富含酵素)和食肉为主的食肉动物(生肉也富含酵素),鲜有发生人类多发的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病。

新谷弘实教授在他的《酵素力革命》一书中,曾谈到德国医师厄文·贝兹博士在自己的日记中记述的一段故事,以说明食肉并不能增强体力和耐力,颇能让人玩味,记录如下。

贝兹博士到离东京一百千米以上的日光去旅行,他前后换骑了六匹马,总共花了十四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而利用人车与他同行的人,中途从未换过车夫,他却只晚到了三十分钟而已。这个结果让贝兹博士震惊不已,他立即调查起人力车夫的饮食内容,结果发现车夫吃的是糙米饭团和酸梅干、味噌卤白萝卜、腌制萝卜干,属于当时很普通的食物,车夫平常也都以“米、大麦、马铃薯、小米、百合根”等清淡的饮食为主,几乎很少吃动物性食物。当时深信自己所学的德国营养学才是最先进营养观念的贝兹博士心想:“若让车夫能吃肉的话,他一定会更有力气。

因此特地雇佣两名二十多岁的车夫亲自实践,让他们其中一人继续摄取以糙米饭团为主的食物,再让另一人摄取以牛肉料理为主的食物,再请两名车夫各载八十千克的行李,行走四十千米远。结果是摄取糙米饭团的车夫,连续三个星期都照常拉人力车跑,但摄取肉类食物的车夫却因过度疲劳,才短短三天就没有力气拉人力车了(原文如此)。这个故事向我们说明,我们一直以来所相信的“吃肉才会有力气工作”的观念,其实并没有相关依据予以佐证。

所以面对各种健康问题,人们应该有所反思。现代人已经摄取了太多的肉类食物,正是这种违背大自然规律的行为,才是我们罹患各种乱七八糟的疾病的罪魁祸首。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