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莱斯骨折疾病介绍
柯莱斯骨折(Collesfracture)是指桡骨下端的骨松质骨折,骨折发生在桡骨下端2~3cm范围内的骨松质部位。为人体最常发生的骨折之一,占所有骨折的10%,以老年及成年人占多数。骨折多为粉碎型,关节面可被破坏。幼年人受到同样暴力可造成桡骨下端骨骺分离。
柯莱斯骨折常见症状及对应治疗方法大全
一、柯莱斯骨折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柯莱斯骨折多为间接暴力所致。多为平地跌倒,手掌撑地、腕关节处于背伸及前臂内旋位时,以致暴力集中于桡骨远端松质骨处而引起骨折。在此种状态下,骨折远端必然出现向背侧及桡侧的移位。此时,尺骨茎突可伴有骨折,三角纤维软骨盘亦有可能撕裂。
二、柯莱斯骨折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柯莱斯骨折可并发以下临床症状:
一、受伤时常伴有肩、肘关节挫伤加上骨折处的疼痛,患肢活动量减少,时间久之肩、肘关节会发生僵直。
二、骨折畸形可压迫腕管出现正中神经受压症状。随着骨折的复正,可以逐渐恢复。
三、拇长伸肌腱断裂一般发生在伤后4周,有时出现更晚。断裂原因有两种可能,一种为原始损伤所致,另一种是骨折波及Lister结节,该肌腱在不平滑的骨面上磨损而发生断裂。
四、骨折整复或固定失败均可导致骨折畸形愈合。
五、可发生Sudeck骨萎缩(反射性交感性骨萎缩、创伤后骨萎缩)。
六、可同时合并腕舟骨骨折,检查时应注意,以免漏诊。
三、柯莱斯骨折有哪些典型症状
患者腕背伸位跌倒,手掌着地后,感腕部剧痛,不敢活动,肿胀尤以局部肿胀明显,有时可见皮下淤血,手指处于半屈曲休息位不敢握拳,需要健手托扶患手方能减轻些疼痛,如近侧断端压及正中神经,则有手指麻木等正中神经功能障碍表现,柯力骨折的典型体征如下:
一、银叉状畸形
骨折远端连同手部向背侧移位,其近侧有凹陷。
二、枪刺状畸形
骨折远端连同手部向桡侧移位,中指轴线与桡骨轴线不在同一平面上。
三、直尺试验
正常时,将直尺放于腕尺侧,尺骨茎突距直尺在1cm以上,桡骨下端骨折时,尺骨茎突可与直尺接触。
四、尺骨茎突与桡骨茎突直线关系
桡骨下端骨折后,尺骨茎突与桡骨茎突几在同一直线上,正常是桡骨茎突比尺骨茎突向远侧多出1~1.5cm。
骨折分类方法不一,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是Frykman的分类,基于关节面的损伤,下尺桡关节的损伤,尺骨远端有否骨折等,将桡骨远端骨折分为以下8类:
1、关节外骨折,无尺骨远端骨折。
2、关节外骨折,有尺骨远端骨折。
3、关节内骨折,波及桡腕关节,但无尺骨远端骨折。
4、关节内骨折,波及桡腕关节,有尺骨远端骨折。
5、关节内骨折,波及下尺桡关节,无尺骨远端骨折。
6、关节内骨折,波及下尺桡关节,有尺骨远端骨折。
7、关节内骨折,波及桡腕关节及下尺桡关节,但无尺骨远端骨折。
8、关节内骨折,波及桡腕关节及下尺桡关节,有尺骨远端骨折。
四、柯莱斯骨折应该如何预防
柯莱斯骨折是由于多为平地跌倒,手掌撑地、腕关节处于背伸及前臂内旋位时,以致暴力集中于桡骨远端松质骨处而引起骨折。故注意生活习惯,高危工作者,如建筑工人、采矿工人、师机容易造成损伤,在工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自己。遇事注意冷静,避免情绪激动产生冲突导致本病。其次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预防本病也具有重要意义。
五、柯莱斯骨折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柯莱斯骨折可用X线摄影检查,桡骨在距关节面3.0cm左右处横断,正位片上远折段向桡侧移位,可与近折段有嵌插,下尺桡关节距离增大(分离)。桡骨下端关节面向尺侧倾斜度减少,正常为20°~25°,骨折后可减小到5°~15°甚至消失;侧位片上,桡骨远端向背侧移位,关节面掌侧倾斜角度减少或消失,正常为10°~15°。
六、柯莱斯骨折病人的饮食宜忌
柯莱斯骨折患者饮食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早期(1-2周):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
二、中期(2-4周):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
三、后期(5周以上):受伤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此为骨折后期。治疗宜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七、西医治疗柯莱斯骨折的常规方法
无移位的柯莱斯骨折,中立位石膏托固定4周。有移位者,绝大多数均采用闭合复位及外固定治疗。具体如下:
一、麻醉
复位时多采用局部血肿内麻醉,简单易行但应注意无菌操作,如感染则通达骨折端,可引起严重后果。臂丛麻醉肌肉放松效果理想,对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以及行外固定架治疗时更为适用。
二、复位方法
病人卧位或坐位,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一助手握住上臂,术者两手紧握伤手,两拇指置于远折段背侧,其余手指握伤腕掌侧及手。助手与术者行2~3min牵引,将短缩及嵌入的骨折牵开,术者双拇指紧压桡骨远端背侧,迅速掌屈,并同时尺偏,骨折即可复位。
三、固定方法
用短臂前后石膏托固定,保持腕关节旋前、掌屈及轻度尺偏位两周。两周后更换石膏再固定腕关节于中立位两周,即可进行功能锻炼。对不稳定粉碎性或开放性骨折,Frykman分类的Ⅴ、Ⅵ、Ⅶ及Ⅷ型骨折,向背侧成角25°以上,桡骨短缩大于10mm者,显著粉碎的关节内骨折,应采用外固定架治疗,可以避免再移位和便于局部伤口的处理,有利于手指的功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