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峰骨折

肩峰骨折疾病介绍

直接外力击于肩峰,摔倒时以肩部着地,或自下向上的传达暴力,或肱骨强行外展的杠杆作用导致肩峰骨折。常见的骨折多位于肩峰的基底部或肩锁关节的外侧。肩峰基底部骨折时,其远端骨折片受三角肌和上肢重力的牵拉,向前下方移位,骨折发生在肩锁关节以外时,远端骨折片甚小,无移位。

 

肩峰骨折常见症状及对应治疗方法大全


一、肩峰骨折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1、肿胀外伤后局部:出现肿胀,72小时后达到高峰,之后肿胀逐渐消退。出现肿胀后应抬高患肢,最好高于心脏平面,适当给予冰敷,促进肿胀消退。

2、石膏压迫:简单骨折行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后,由于肢体肿胀逐渐加重,会出现石膏压迫,导致肢体末端如手指、脚趾等部位出现明显肿胀、淤青、麻木等情况,应及时到医疗机构松开减压,避免肢体压迫坏死。

3、关节僵硬:患肢长时间固定,静脉和淋巴回流不畅,关节腔中浆液纤维性渗出和纤维蛋白沉积,发生纤维粘连,并伴有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致使关节活动障碍。这是骨折和关节损伤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及时拆除固定和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是预防和治疗关节僵硬的有效方法。

4、肌肉萎缩肢体:一旦固定或缺乏运动就会发生肌肉萎缩,通过肌肉的主动搜索可以减轻肌肉萎缩的程度,具体方法为:如果关节可以活动,可以做肌肉的等长收缩(即肌肉用力但肢体不会产生动作)及等张收缩(肌肉用力且产生动作),如果关节被固定住,则可以进行等长收缩的锻炼。

5、坠积性肺炎:多发生于因骨折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特别是大臂粉碎性骨折年老体弱和伴有慢性病的思者,有时可因此而危及患者生命,应鼓励思者及早下床活动。

  6、褥疮严重骨折后患者:长期卧床不起,身体骨突起处受压,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易形成褥疮。常见部位有能骨部、破部、足跟部。

二、肩峰骨折应该如何预防

在确实的外固定力控制下,积极的功能锻炼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物质代谢,早日恢复关节活动功能,而且由于充分发挥肌肉变缩活动时沿着骨干长轴在骨折断端间产生的对向挤压作用,使骨折断端紧密接触,持续嵌插,往往使长期迟延愈合的骨折获得骨性愈合。但功能锻炼,既要强调积极,又要注意安全,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否则也会造成不良后果。

 

三、肩峰骨折有哪些典型症状

1、疼痛局部疼痛明显。

2、肿胀其解剖部位浅表,故局部肿胀显而易见,多伴有皮下淤血或血肿形成。

3、活动受限外展及上举动作受限,无移位骨折者较轻,合并肩锁关节脱位或锁骨骨折者则较明显。

4、其他除注意有无伴发骨折外,尚应注意有无臂丛损伤。

 

四、肩峰骨折病人的饮食宜忌

肩峰骨折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忌多吃肉骨头。

2、忌过食白糖。

3、忌不消化之物.忌食山芋、芋艿、糯米等易胀气或不消化食物,宜多吃水果、蔬菜。

 

五、肩峰骨折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一、发病原因

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均可致本骨折。

  二、发病机制

因该骨块坚强且骨突短而不易骨折,故较少见。主要为以下两种机制:

1、直接暴力即来自肩峰上方垂直向下的外力,其骨折线多位于肩锁关节外侧。

2、间接传导暴力当肩外展或内收位时跌倒,因肱骨大结节的杠杆顶撬作用而引起骨折。其骨折线多位于肩峰基底部。

 

六、肩峰骨折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1、无相关实验室检查。

2、X线平片拍摄后前位、斜位及腋窝位,如此可较全面地了解骨折的类型及特点,了解有否相关骨折。复位后随访X线片可以确定复位,了解其它损伤。

3、可进行MRI或肩关节造影检查来评估关节盂唇和韧带的情况,可了解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有无损伤以及损伤的程度及部位。

 

七、西医治疗肩峰骨折的常规方法

一、治疗

视骨折的类型及并发伤不同而酌情采取相应措施:

1、无移位者将患肢用三角巾或一般吊带制动即可。

2、可手法复位者指通过使患肢屈肘、贴胸后,由肘部向上加压可达复位目的者,可采用肩-肘-胸石膏固定,一般持续固定4~6周。

3、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对手法复位失败者,可行开放复位+张力带固定。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单纯克氏针固定,以防其滑动移位至其他部位。

二、预后

一般后果良好,但如复位不良可引起肩关节外展受限及肩关节周围炎等后果。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