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过少

羊水过少疾病介绍

羊水过少是指羊水量缺乏,低于正常水平。在妊娠早、中期羊水含量较为稳定,妊娠晚期个体差异很大,妊娠足月时羊水量少于300ml为羊水过少。目前为止,羊水的生成及循环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并且有不少羊水过少的病例原因尚不清晰。若羊水过少发生在妊娠早期,胎膜可与胎体粘连,造成胎儿畸形,甚至肢体短缺。若发生在妊娠中、晚期,子宫四周的压力直接作用于胎儿,容易引起肌肉骨骼畸形,如斜颈、曲背、手足畸形。早、中期妊娠的羊水过少多以流产而告终,而临床上发现的羊水过少多在孕28周以后,是一种妊娠期的并发症,且多与高危妊娠,高危儿及胎儿泌尿道畸形有密切关系。因此,正确诊断和处理羊水减少,对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提高人口素质有重大意义。

羊水过少常见症状及对应治疗方法大全


一、羊水过少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妊娠期间羊水过少通常会出现胎儿畸形,这种胎儿畸形指继发于羊水过少的胎儿畸形,即所谓的羊水过少四联症。由于羊水过少,子宫紧裹胎体,导致胎儿生长和运动受限,进而器官生长发育和功能异常,最后出现典型的羊水过少四联症。羊水过少四联症包括肺发育不全、特殊面容、四肢畸形和生长迟缓。分娩过程中羊水过少通常出现不协调宫缩、子宫颈扩张缓慢、脐带受压胎儿窘迫等情况,所以剖宫产率增高,即使阴道分娩,阴道分娩相对困难,容易出现产伤。胎儿出生后容易出现新生儿窒息和其他新生儿疾病,新生儿死亡率明显增加。

二、羊水过少应该如何预防

为了预防羊水过少,应当大力对育龄妇女加强优生优育宣传、指导,做好产前筛查工作。怀孕3个月建卡定期系统保健检查;怀孕37周以后至40孕周前计划分娩,减少羊水过少的发生率。能够影响孕妇羊水量的药物目前主要有消炎痛,它可以减少羊水量用来治疗羊水过多。用时要注意检测羊水量,及时减量或停药,避免引起羊水过少。该药不宜用在怀孕34周后,因可引起胎儿动脉导管早闭。

1、从怀孕37周开始,常做B超,如发现羊水过少可适当提早入院。在待产期间可一日二次进行吸氧治疗,每次3分钟,并勤听胎心音,注意胎心变化。

2、教会孕妇自我监测,注意胎动变化,并多行左侧卧位。同时可适当增加饮水量,提高循环血量,相对增加羊水量。每隔1~3天重复胎心监护,也可重复B超检查,以利及时掌握胎儿宫内情况。

3、分娩过程中要勤听胎心,有条件可用胎心监护仪连续监护,有情况随时报告医生,可先行氧气吸入,注射5%葡萄糖40ml加维生素C1g。如情况无改善,特别是破膜伴羊水混浊者,应尽早终止分娩,短时间内估计不能分娩者,应及时行剖宫产。

4、分娩时应做好一切抢救物品的准备,有羊水粪染时,及时清理口、鼻、咽分泌物,吸出含胎粪的粘液、羊水。

5、分娩后及时擦干,注意保暖,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全身情况,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作出相应处理。

三、羊水过少有哪些典型症状

羊水过少的孕妇在孕期胎动时,常常感到腹痛,检查后会发现腹围、宫高均较同期妊娠者小,子宫的敏感性高,轻微给予刺激便可引起宫缩。由于宫高较小,胎儿活动受限,自然回转不易,故臀先露多见妊娠时间延长,常超过预产期2~3周分娩过程中常出现原发性宫缩乏力或不协调性宫缩宫口扩张缓慢,易发生第一产程延长。

羊水极少黏稠多呈黄绿色,导致胎儿缺氧。临产后阵痛剧烈,宫缩多不协调,宫口扩张缓慢,产程延长。若羊水过少发生在妊娠早期,胎膜可与胎体粘连,造成胎儿畸形,甚至肢体短缺。若发生在妊娠中、晚期,子宫四周的压力直接作用于胎儿,容易引起肌肉骨骼畸形,如斜颈、曲背、手足畸形。

现已证实,妊娠时吸入少量羊水有助于胎肺的膨胀和发育,羊水过少可致肺发育不全。也有学者提出对过期妊娠、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妊高征的孕妇,在正式临产前已有胎心变化,应考虑有羊水过少的可能。羊水过少容易导致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使围生儿死亡率升高。在围生儿死亡率的因素中,羊水过少是比例较大的一种因素,因此羊水过少是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

四、羊水过少病人的饮食宜忌

羊水过少也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进行缓解,通常会有一下几种食物可以缓解羊水过少带来的危害。

1、生姜橘皮

生姜10克,橘皮10克,加红糖调味,煮成糖水作茶饮。

2、生扁豆粉

将生扁豆75克晒成干,研成细末,每次10克,用米汤送服。

3、梅干菜瘦猪肉

梅干菜1克,榨菜15克,瘦猪肉丝100克,食盐、味精适量,共煮汤服,常服。

4、鲜柠檬汁

鲜柠檬500克去皮、核,切小块,放入锅中加250克白糖浸渍24小时,再用小火煨熬至汁液耗尽,待冷却再拌入少许白糖即可食用。每日1剂,日服2次。

5、柿蒂灶心土

柿蒂15克,灶心土30克,水煎滤汁,调白糖服食。

6、甘蔗汁

将甘蔗绞汁,加生姜汁少许,作茶饮。

五、羊水过少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目前为止,羊水的生成及循环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并且有不少羊水过少的病例原因尚不清晰,临床多见下列情况。

1、胎儿畸形如胎儿先天性肾缺如、肾发育不全、输尿管或尿道狭窄等畸形致尿少或无尿而引起羊水过少。

2、过期妊娠过期妊娠时,胎盘功能减退,灌注量不足,胎儿脱水,导致羊水少。也有学者认为过期妊娠时,胎儿过度成熟,其肾小管对抗利尿激素的敏感性增高,尿量少导致羊水过少。由过期妊娠导致羊水过少的发生率达20%~30%。

3、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羊水过少是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特征之一,慢性缺氧引起胎儿血液循环重分配,主要供应脑和心脏,而肾血流量下降,胎尿生成减少而致羊水过少。

4、羊膜病变电镜观察发现羊膜上皮层在羊水过少时变薄,上皮细胞萎缩,微绒毛短粗,尖端肿胀,数目少,有鳞状上皮化生现象,细胞中粗面内织网及高尔基复合体也减少,上皮细胞和基底膜之间桥粒和半桥粒减少。认为有些原因不明的羊水过少可能与羊膜本身病变有关。

羊水过少的原因复杂,医学界的许多专家正在积极地研究。

六、羊水过少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羊水过少的检查通常有B型超声诊断法和羊水直接测量法,每种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缺点,患者应当选取更为合适自己的方法进行化验检查,慎重谨慎的对待孕期的每一次检查过程。

(1)B型超声诊断法

迄今为止此法对羊水过少的诊断取得很大进展,但其诊断标准尚有不同意见。妊娠28周~40周期间,B超测定最大羊水池径线稳定在5.1±2.1cm范围,因此最大羊水池与子宫轮廓相垂直深度测量法(AFD)≤2cm为羊水过少,≤1cm为严重羊水过少。近年提倡应用羊水指数法(AFI)。此法比AFD更敏感、更准确。以AFI≤8.0cm做为诊断羊水过少的临界值,以≤5.0cm做为诊断羊水过少的绝对值。除羊水池外,B超还发现羊水和胎儿交界面不清,胎盘胎儿面与胎体明显接触以及胎儿肢体挤压卷曲等。

(2)羊水直接测量

破膜时以羊水少于300ml为诊断羊水过少的标准,其性质粘稠、混浊、暗绿色。另外,在羊膜表面常可见多个圆形或卵圆形结节,直径2~4mm,淡灰黄色,不透明,内含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及胎脂。直接测量法最大缺点是不能早诊断。

七、西医治疗羊水过少的常规方法

羊水过少与中医所论述的“妊娠胎萎燥”表现类似,是由于气血虚弱、阴虚以致胎水匮乏、胎萎不长。中医的治疗重在养气血、补脾胃及滋阴,使孕妇精血充足、胎有所养,常用的食疗方是“胎元饮”加生地和麦冬,具体用法是:人参15g,白术15g,炙甘草6g,当归10g,白芍15g,熟地黄15g,杜仲20g,陈皮6g,生地黄15g,麦冬15g。此方有助补气、养血、滋阴,能够增加羊水的产生,从而增加羊水量,通常服用5~7剂即有明显效果。

虽然中医药食疗法基本无副作用,而且可以起到较明显的治疗效果,但只建议出现慢性羊水异常症状的孕妇尝试,早期治疗效果更佳。对于出现羊水急速增多或减少的异常症状者,还是应根据孕周和母婴的情况及早处理。比如,出现羊水明显过少且妊娠已足月时,应考虑终止妊娠,给予引产或剖宫产。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