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秘疾病介绍
风秘是因风邪而出现大便秘结症状。患者多伴有眩晕、腹胀等兼症。可见於风热感冒,大肠燥结;或见於中风病人肠胃积热等。
风秘常见症状及对应治疗方法大全
一、西医治疗风秘的常规方法
风秘中医分9型,治疗以辨证施治,具体如下:
一、热毒风
1、证候:大便秘涩,及心风健忘,肝风眼暗。
2、治则:调气利大肠。
3、主方:羚羊角丸。
4、方药:羚羊角(镑)、人参羌活(去芦头)、苦参(锉、)防风(去叉)、元参、丹参、大黄(锉)、大麻、黄连、干地黄。
二、冷热壅结,津液耗少
1、证候:大便秘难若年高气弱,及有风人大便秘涩。
2、治则:顺三焦,和五脏,润肠胃,除风气。
3、主方:麻仁丸。
4、方药:火麻仁、苦杏仁、大黄、枳实(炒)、姜厚朴、炒白芍。辅料为蜂蜜。
三、风气内结,大肠不利
1、证候:便秘、及四肢疮疹瘙痒,夜卧不安。
2、治则:行气导滞,泻热通便。
3、主方:槟榔丸。
4、方药:槟榔(炮,锉)、大黄(锉,炒)、木香、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牵牛子。
四、风气,中脘不利
1、证候:大便秘涩。
2、治则:搜风宽肠。
3、主方:搜风散。
4、方药:牵牛子、大黄、郁李仁(去皮尖)、川芎、枳壳(去瓤麸,麸炒)、青橘皮(汤浸,去白,焙)、麻子仁、槟榔(锉)、木香、旋覆花、防风(去叉)。
五、大肠风秘
1、证候:结涩不通。
2、治则:疏风散滞。
3、主方:戟香散。
4、方药:槟榔(锉)、羌活(去芦头)、郁李仁(汤浸去皮别研)、木香、大黄(锉炒)、牵牛子(捣细)、青橘皮、大麻仁(别研)。
六、大肠风热
1、证候:秘涩不通,心腹壅闷。
2、治则:镇惊安神通滞。
3、主方:犀角散。
4、方药:犀角屑、白藓皮、防风(去芦头)、木通(锉)、大腹皮(锉)麦冬(去心)、大麻仁。
七、风气壅滞
1、证候:大便秘涩。
2、治则:治风气壅滞。
3、主方:青橘丸(出圣济总录)。
4、方药:青橘皮(去白焙)、槟榔(锉)、郁李仁(麸炒去皮)、木香、羌活(去芦)末。炼蜜和丸。
八、大肠风热壅实
1、证候:便秘不通。腹胁胀闷。
2、治则:调营卫,顺三焦。
3、主方:威灵仙丸。
4、方药:威灵仙(去土)、枳壳(去瓤麸炒)、青橘皮(去白焙)、牵牛子(炒)、防风(去叉)、郁李。
九、肠胃气壅风盛
1、证候:大便秘实。
2、治则:理气消食,祛痰逐饮。
3、主方:枳壳丸。
4、方药:皂角(去皮弦子炙)、枳壳(炒去瓤)、大黄(锉微炒)、羌活(去芦)、木香(不见火)、橘红、桑米饮或姜汤下。
二、风秘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风秘如果病程较长者,可使肠道细菌发酵而产生的致癌物质刺激肠黏膜上皮细胞,导致异形增生,易诱发癌变。还可引起肛周疾病,如直肠炎、肛裂、痔等,因便秘,排便困难、粪便干燥,可直接引起或加重肛门直肠疾患。较硬的粪块阻塞肠腔使肠腔狭窄及压迫盆腔周围结构,阻碍了结肠蠕动,使直肠或结肠受压而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还可形成粪性溃疡,严重者可引起肠穿孔。
三、风秘应该如何预防
为预防风秘,老年及素患风病者在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养成每日固定时间排便的习惯。
2、避免过度情绪起伏,保持精神舒畅。
3、早晨起床可喝一杯温开水,以利排便。
4、多吃含高纤维质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地瓜叶、韶身、香蕉、木瓜、柳丁等。
5、饮食上避免过度煎炒、烧烤、炸,辛辣,乾酪,巧克力,马铃薯等容易造成便秘食物。
6、饮食上避免酒类,并不可过食寒凉生冷类食物。
7、生活起居避免久坐少动,宜多活动以流通气血,每天至少走路30分钟,一天至少饮用2000cc以上的水,且少量多次。
8、便秘患者可在腹部以肚脐为中心作顺时针方向按摩。
9、便秘不可滥用汤药,若使用不当反而使便秘加重。
10、热病之后,因进食量少而不大便者,不必急於通便,只需扶养胃气,等到饮食量渐增,大便自能正常。
四、风秘有哪些典型症状
风秘表现为大便燥结,排便艰难,多见于老年体弱及素患风病者。风秘患者需根据便秘轻重、病因和类型,采用综合治疗,包括一般生活治疗、药物治疗、生物反馈训练和手术治疗,以恢复正常排便生理。
五、风秘病人的饮食宜忌
风秘患者应早晨起床可喝一杯温开水,以利排便,多吃含高纤维质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地瓜叶、蒟蒻、香蕉、木瓜、柳丁等。饮食上避免过度煎炒、烧烤、炸,辛辣、乾酪、巧克力、马铃薯等容易造成便秘食物。饮食上避免酒类,并不可过食寒凉生冷类食物。
六、风秘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风秘由风搏肺脏,传于大肠,津液干燥所致便秘。肺主大肠,肺跟大肠为表里。大肠是吸水的地方,肺热把大肠的水份都烤干了,大便就干燥了。
七、风秘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风秘在确诊时,除依靠其临床表现外,还需借助辅助检查。患者应该做直肠指检、腹部平片、肠镜、便常规、粪便性状等消化系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