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疳渴

小儿疳渴疾病介绍

疳渴,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疳疾兼有口渴喜饮,饮不解渴,伴心神烦热不安等。多因胃热或津液不足所致。疳疾兼有口渴喜饮,饮不解渴,伴心神烦热不安等。

小儿疳渴常见症状及对应治疗方法大全


一、小儿疳渴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小儿疳积是病后失调,或脾胃素弱,慢慢积累为极度营养不良所致。在其发病过程中,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如眼疳、低热等。兹介招二款单方:

1、决明子10克:研细末,与鸡肝或猪肝25克,共捣烂,调成饼,蒸熟食之、治疳积并发眼疳,目暗.视力下降或角膜模糊,甚至出现翳障者。每日1次,连服15天为1个疗程。幼儿酌减用量。

2、五倍于10克:焙黄,加醋捣烂如膏状,涂敷于囟门,或敷于脐腹。可治小儿疳积并发低热,长期不退,瘦弱不堪,手足出汗者。

二、小儿疳渴应该如何预防

因为疳症主要是喂养不当或挑食、偏食引起的,所以减少疳症的发生主要靠家庭预防,年轻父母应做到以下4点:

  1、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尤其对早产和低体重儿更为必要。不能母乳喂养要尽量采用牛奶及乳制品,以保证摄入足够的热能和优质蛋白质及脂肪。不应单独依靠淀粉类为主食,因为它们缺乏优质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按时添加辅食,保证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热能。

  2、定期健康检测:定期检查孩子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如身高、体重、乳牙数目等,早期发现小儿在生长发育上的偏离,尽早加以矫治。

3、积极防治疾病:积极预防治疗各种传染病及感染性急病,特别是肺炎、腹泻,保证胃肠道正常消化吸收功能,腹泻时不应该过分禁食或减少进食。腹泻好转即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4、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保证睡眠充足,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防止挑食、偏食,不要过多地吃零食。经常带小儿到屋外,利用天然条件,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常开展户外活动及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三、小儿疳渴有哪些典型症状

本病病理变化主要在脾胃虚弱,运化失调。本证形成后,日久不愈,又可变生他证。本病的病位在脾胃,病性有虚有实。疳疾兼有口渴喜饮,饮不解渴,伴心神烦热不安等。

四、小儿疳渴病人的饮食宜忌

不能母乳喂养要尽量采用牛奶及乳制品,以保证摄入足够的热能和优质蛋白质及脂肪。不应单独依靠淀粉类为主食,因为它们缺乏优质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按时添加辅食,保证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热能。决明子10克,研细末,与鸡肝或猪肝25克,共捣烂,调成饼,蒸熟食之、治疳积并发眼疳,目暗.视力下降或角膜模糊,甚至出现翳障者。每日1次,连服15天为1个疗程。

五、小儿疳渴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疳症多由乳食无度,饮食不节,壅滞中焦,损伤脾胃,不能消磨水谷而形成积滞,导致乳食精微无从运化,脏腑肢体失养,身体日渐羸瘦,气阴耗损而成疳证。饮食不洁,感染虫疾而耗夺乳食精微,气血受戟,不能濡养脏腑筋肉,日久成疳。本病病理变化主要在脾胃虚弱,运化失调。本证形成后,日久不愈,又可变生他证。本病的病位在脾胃,病性有虚有实。

六、小儿疳渴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精神疲倦或烦躁不宁、形体消瘦、肚腹膨大见青筋显露等,常有挤眉弄眼动作,严重者有小老头貌:

1、Ⅰ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值15~25%,腹部、躯干、大腿内侧皮下脂肪减少;

  2、Ⅱ度营养不良:体重减轻25~40%,皮下脂肪明显减少,肌张力低下,肌肉松驰,吵闹,眠差,常有贫血,维生素缺乏,水肿。

3、Ⅲ度营养不良:体重减轻40%以上,全身皮下脂肪消失,神萎,反应低下。

  4、腹部皮脂层测量法:在锁骨中线、脐水平线交叉处,以拇指和食指相距3cm处与皮肤表面垂直成90°角,将皮脂层捏起,然后测其上缘厚度。

5、皮下脂肪消失的顺序是:腹部-胸背(躯干)-臀部-四肢-面颊。

6、实验室检查:体格生长指标;皮下脂肪厚度;血清蛋白;微量元素;免疫功能。

七、西医治疗小儿疳渴的常规方法

本病的病位在脾胃,病性有虚有实。胃热,宜清热和胃,用小儿疳渴方(《证治准绳幼科》:人参、干葛、黄芩、柴胡、甘草)。津液不足,宜益气生津,用清热甘露饮(《医宗金鉴》:生地黄、麦冬、石斛、知母、枇杷叶、石膏、甘草、茵陈蒿、黄芩)或生脉饮。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