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肿疾病介绍
分假性囊肿与真性囊肿两类。前者系外伤、炎症后胰液外渗被邻近组织包裹而成,囊壁内无胰腺上皮细胞,后者由胰腺组织发生,囊壁内层为胰腺上皮细胞。按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囊肿,滞留性囊肿,退行性囊肿,赘生性囊肿与寄生虫性囊肿。
胰腺囊肿常见症状及对应治疗方法大全
一、胰腺囊肿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1、继发感染这是假性囊肿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病人病情迅速恶化,出现严重毒血症,此时如不及时手术,往往迅速发展为胰腺脓肿和脓毒血症,几乎无例为地导致死亡。
2、胰性腹水假性囊肿内胰液从瘘管或裂口漏入腹腔,刺激腹膜可引起腹水。胰腺周围淋巴管堵塞致淋巴外渗,也可引起腹水。正常腹膜能吸收大量液体,但在胰性腹水时由于纤维素渗出,纤维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和弹性纤维变性等病变,液体不能大量地被吸收,而积聚于腹腔内。
3、胰性胸水约有50%的胰性胸水与胰假性囊肿并存。囊肿内胰液如通过横膈之淋巴管,弥散入胸腔,刺激胸膜或囊肿与胸腔之间形成瘘管,即可引起胸水。胸水多在左侧。
4、出血出血是假性囊肿罕见的但最危险的并发症。出血可以由于:(1)假性囊肿内血管破溃;(2)囊肿侵及胃肠道壁;(3)并发门脉或脾静脉梗阻而发生食道静脉曲张破裂;(4)囊肿侵及胆道而出血;(5)假性动脉瘤破裂。在囊内出血时,囊肿急剧增大,并可听到血流声。故凡囊肿突然增大并有全身失血征象,应及时动脉造影检查,此时常需急症手术,包括囊肿摘除术或打开囊肿结扎出血的血管,并作囊肿引流。
5、脾脏受累胰假性囊肿患者可同时有脾受累,可能由于:(1)胰假性囊肿侵蚀脾;(2)从囊肿溢出的胰液对脾的消化作用;(3)脾内移位胰腺组织发生炎症;(4)并发脾静脉血栓形成,脾内梗死区的液化。在此种情况,应早期作脾脏切除术,并尽可能同时作远端胰腺切除术。
6、囊肿破裂和穿孔胰假性囊肿可自发穿孔或破入邻近的内脏,常并发胃肠道出血。胰腺假性囊肿破入胃、十二指肠、结肠等不一定有症状,此时对病人不一定有危险,相反能提供有效的引流。但如囊肿破入腹腔,则死亡率极高。在此情况下,病人常有休克,死亡率18%~80%。
7、其他(1)黄疸:由于假性囊肿压迫胆总管可引起梗阻性黄疸。(2)腹泻:假性胰腺囊肿有时可引起严重腹泻。
二、胰腺囊肿应该如何预防
1、本病多继发于急性胰腺炎和胰腺损伤,约3/4的病人由急性胰腺炎引起,约10%的急性胰腺炎病例发生假性胰腺囊肿。
2、预防本病的关键是对急性胰腺炎或胰腺损伤要早期做出诊断,早期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一旦确诊,应择期手术。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己的个人体质。提高抗病的免疫力。
三、胰腺囊肿有哪些典型症状
1、症状
上腹隐痛,饱胀,恶心呕吐,囊肿增大时可有压迫症状;便秘,黄疸,腹水,下肢浮肿等,囊肿破裂入腹腔时,有急性腹膜炎表现;破入消化道可形成内瘘,并出现反复高热,腹痛,甚至上消化道出血。
2、体征
多数患者在上腹部可扪及圆形囊状光滑的包块,合并感染时可有压痛。
四、胰腺囊肿病人的饮食宜忌
1、胰腺囊肿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注意多吃清淡的食物,要合理进食,进食纯素餐,以防疾病恶化。但长期限制食用脂肪,应注意脂溶性维生素之补充,如蛋黄、鲜牛奶、胡萝卜、菠菜、西红柿等。
2、胰腺囊肿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严格禁酒及绝对禁止暴饮暴食由于饮酒和暴饮暴食均会引起胰腺分泌旺盛,胰液排泄障碍,胰腺血液紊乱和胰蛋白酶抑制物质减少,故慢性胰腺炎病人应禁酒、禁暴饮暴食,以防急性发作。
五、胰腺囊肿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发病原因:
1、真性囊肿
真性囊肿中较为常见的是潴留性囊肿,多因为胰管外压迫、胰管结石、炎性狭窄等,致使胰管梗阻高压,使远端胰管或腺泡发生囊性扩张,胰液潴留而形成。真性囊肿或为先天性胰腺导管发育异常所致,此类又称为先天性囊肿,真性囊肿的内皮细胞仍然具有一定的分泌功能,形成一个衬有完整内皮的囊肿。当真性囊肿合并慢性炎症、感染时,上皮层也可能受破坏消失。此种囊肿大小差异较大,小到显微镜下显示,达到10多厘米。囊肿内壁光滑,覆盖以扁平或低柱状上皮,囊内含浆液、黏液或偶尔因感染出血而形成的浑浊液体。囊肿内不含有实性组织成分、间隔和类似肿瘤的赘生物。通常根据囊肿的数目将之分为单发囊肿和多发囊肿。胰腺多发囊肿合并有纤维化的囊性纤维化病或称为胰腺纤维化囊性病,它是一种全身性的遗传性疾病,临床也较少见,常常同时合并肾脏、肝脏、肺或中枢神经系统的多发囊肿。
2、假性囊肿
胰腺假性囊肿是在胰腺外伤或炎症发生后,外溢的血液和胰液进入胰周组织,或于少见的情况下进入小网膜囊内发生包裹形成的囊肿。假性囊肿与真性囊肿的差别在于后者发生于胰腺组织,囊肿在胰腺内,囊内层为腺管或腺泡上皮细胞组成;而前者是胰腺周围组织如腹膜、网膜或炎性纤维结缔组织形成囊壁将积液包囊形成的囊肿,囊壁内没有上皮细胞衬托,故名为假性囊肿,它占全部胰腺囊肿的80%以上。
根据假性囊肿形成的病因,将胰腺囊肿分为:
(1)炎症后假性囊肿:见于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
(2)外伤后假性囊肿:见于钝性外伤、穿透性外伤或手术外伤。
(3)肿瘤所致假性囊肿。
(4)寄生虫性假性囊肿:蛔虫或包囊虫引起。
(5)特发性或原因不明性。大约75%的假性囊肿病例由急性胰腺炎所致,约20%病例发生在胰腺外伤后,5%病例由胰腺癌所致。
由于胰腺炎时坏死渗液穿破包膜由肾前间隙向前进入小网膜囊,向后进入肾周及肾后间隙内,或经腹主动脉旁沿至脊柱旁,向上至膈下甚至穿过膈肌,亦可沿小肠和横结肠系膜向腹腔扩散,因此假性囊肿可在上述任何地方形成,当然最常见的还是胰腺周围。假性囊肿的囊壁无上皮,由肉芽组织及纤维组织构成,囊内容物为坏死组织、炎性渗出物、血液和大量胰酶,因此可为澄清黄色液,也可呈巧克力样稠浊液,有些还包裹絮状坏死组织。动物实验显示假囊肿壁形成需4周,在人体至少需6周。假性胰腺囊肿约80%为单发大小不一,典型的假性囊肿与主胰管相交通,这种胰腺囊肿因囊内有胰液的分泌压力,可不断地向四周扩大,并持续存在,直径可达数厘米至十多厘米。
3、胰腺囊性肿瘤
胰腺囊性肿瘤是胰腺肿瘤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胰腺肿瘤的1%,占胰腺囊性病变的10-13%。一般多发于女性病人,男女比例约为1:4-6。良性肿瘤包括胰腺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良性或交界性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PMNs)和实性假乳头状瘤,恶性肿瘤包括黏液性囊腺癌和浸润性IPMNs。
其中胰腺浆液性与黏液性囊腺瘤是胰腺囊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分别占囊性肿瘤的32-39%与10-45%。黏液性囊腺瘤有恶变倾向,文献报告,80%的黏液性囊腺瘤标本可发现局部有不典型增生或恶变表现。以往认为浆液性肿瘤均无癌变倾向,但最近亦有浆液性囊腺癌的病例报道。
胰管内乳头状黏液性瘤约占21-33%,组织学上胰管呈囊状扩张,主胰管与分支胰管均可受累。胰管内肿瘤组织呈乳头状生长,大小不一,并可呈多中心或节段性分布。胰管内常充满黏液,内含脱落肿瘤细胞。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较少见,多好发于青年女性,典型的病理特点为假乳头状结构与出血坏死灶,属低度恶性或交界性肿瘤。
囊性肿瘤与正常胰腺组织有明显界限,大多数有完整的薄膜,囊液淀粉酶正常,在粘液性囊腺瘤、囊腺癌的囊液癌胚抗原(CEA)可见明显增高,囊腔与主胰管一般不相通。
六、胰腺囊肿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1、少数患者血清淀粉酶,血糖增高,大便中有较多脂肪颗粒。
2、胃肠钡餐检查,十二指肠套增大,胃,十二指肠,横结肠受压移位。
3、B型超声检查,显示圆球形,边缘光滑且清晰的病损区,其间无光点反射的暗区或显示囊肿与消化道间形成的内瘘。
4、血管造影可见血管呈鸟笼样受压现象,毛细血管像胰腺囊肿周围所表现的均匀一致淡染特征或见囊肿与血管形成的内瘘。
5、胰腺扫描:75Se-甲硫氨酸胰腺闪烁扫描显示无聚集现象。
6、CT可见圆形,椭圆形,边缘清晰的低密度阴影,CT值接近水的密度。
七、西医治疗胰腺囊肿的常规方法
假性囊肿为外伤,急性胰腺炎的合并症,其形成过程,一般平均6周,其处理分两类。
1、急症手术
囊肿破裂、出血、继发感染等危及生命时,行急症外引流(切开引流或囊袋缝合术),注意补充水、电解质及全身治疗。待瘘管形成后再次手术。
2、择期手术
假性囊肿形成后2~4月,根据病变程度、范围选定手术。居于胰尾部可行胰尾脾脏切除术;位于胰头、体部行囊肿胃吻合术、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囊肿空肠Roux-Y吻合术。吻合口应足够大,防止逆流感染。内瘘存在时,术前应清洁肠道,口服新霉素1g,4次/日和甲硝唑0.2g,3次/日。同时肌注维生素K。
真性囊肿一般与周围组织粘着不紧,较易剥离,也可连同囊肿切除部分胰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