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肺炎

细菌性肺炎疾病介绍

细菌性肺炎(bacterial pneumonia)占成人各类病原体肺炎的80%。进入抗生素时代以来,细菌性肺炎的预后一度显著改善,但自60年代以后病死率居高不降。目前细菌性肺炎出现一些新特点,包括病原谱变迁,特别是医院内肺炎G-杆菌比率显著上升,肺炎链球菌虽然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中仍占主导地位,但临床表现多趋于不典型。细菌耐药率增高,所谓“难治性”肺炎屡见不鲜,尤其在儿童、老年和免疫抑制患者中病死率极高。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耐药菌出现,以及改善支持治疗是肺炎临床处理方面迫切需要强调和解决的问题。

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它主要包括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等。对儿童及老年的健康威胁极大。

细菌性肺炎常见症状及对应治疗方法大全


一、细菌性肺炎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细菌性肺炎的并发症近年来已很少见。严重感染中毒症患者易发生感染性休克,尤其是老年。表现为血压降低、四肢厥冷、多汗、发绀、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而高热、胸痛、咳嗽等症状并不突出。其他并发症有胸膜炎、脓胸、心包炎、脑膜炎和关节炎等。

二、细菌性肺炎应该如何预防

细菌性肺炎的预防措施

老年、伴严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宿主肺炎预后较差。抗菌药物广泛应用后,肺炎链球菌肺炎病死率已从过去的30%下降至6%左右。但革兰阴性杆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肺炎,病死率仍较高。增强体质,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对高危患者选择性应用疫苗对预防肺炎有一定意义。

三、细菌性肺炎有哪些典型症状

细菌性肺炎的症状变化较大,可轻可重,决定于病原体和宿主的状态。常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或血痰,伴或不伴胸痛。

四、细菌性肺炎病人的饮食宜忌

细菌性肺炎的饮食

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

五、细菌性肺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细菌性肺炎的发病原因

按解剖学分类,肺炎可分为大叶性、小叶性和间质性。为便于治疗,现多按病因分类,主要有感染性、理化性(如放射线、毒气、药物)以及变态反应性(如过敏性肺炎等),临床所见绝大多数为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性肺炎,其中以细菌最为常见。

肺炎的病原体因宿主年龄、伴随疾病与免疫功能状态、获得方式(社区获得性肺炎或医院内肺炎)而有较大差异。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军团菌、厌氧菌以及病毒、支原体和衣原体等,而医院内肺炎中则以绿脓杆菌与其他假单胞菌、肺炎杆菌、大肠杆菌、阴沟与产生肠杆菌、变形杆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真菌等常见。吸入性肺炎大多数为厌氧菌感染。

 

六、细菌性肺炎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细菌性肺炎的检查

1、胸部X线检查:最常见表现为支气管肺炎型改变,通常无助于肺炎病原的确定,但某些特征对诊断可有所提示,如肺叶实变、空洞形成或较大量胸腔积液多见于细菌性肺炎。葡萄球菌肺炎可引起明显的肺组织坏死、肺气囊、肺脓肿和脓胸。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常呈下叶支气管肺炎型,易形成多发性小脓腔。X线检查对肺炎诊断有重要价值,炎性浸润阴影的部位、范围、有无空洞、胸腔积液等与病原菌有关。

2、细菌学检查:痰或胸水涂片检查,培养致病菌及抗生素敏感试验连续2,3次为同一细菌生长,致病菌的可能性大,仅一次阳性或多次为不同细菌生长,则可靠性差,细菌浓度≥107cfa/ml为致病菌,105~107cfa/ml为可疑,5cfa/ml多为污染菌。

3、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一般均增高,可有核左移,年老体弱或严重病例白细胞计数可不增高。

4、免疫学检查:用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流免疫电泳等方法检测血清病原菌的抗原或抗体,有助诊断聚合酶链反应对病原体的检测有一定的意义。

5、其它检查:必要时行血气分析,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等相关检查。

七、西医治疗细菌性肺炎的常规方法

细菌性肺炎的治疗

抗菌治疗是决定细菌性肺炎预后的关键。

抗感染治疗2~3天后,病情仍无改善甚或恶化,应调换抗感染药物。已有病原检查结果时,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药物。无病原学资料可依,则应重新审视肺炎的可能病原,进行新一轮的经验性治疗。轻、中度肺炎总疗程可于症状控制如体温转为正常后3~7天结束;病情较重者为1~2周;金葡菌肺炎、免疫抑制患者肺炎,疗程宜适当延长;吸入性肺炎或肺脓肿,总疗程须数周至数月。

其他治疗应根据病情选用,如吸氧、止咳化痰、输液与抗休克等。

一、一般性治疗

卧床休息,进易消化富蛋白质、电解质、维生素食物,注意水分的补充。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给解热药物。剧烈胸痛可予芬必得0.3g口服2次/日,或可待因片15mg口服。咳嗽剧烈给咳必清25mg或退嗽100mg口服3次/日,必要时用可待因。

二、促进排痰

鼓励病人咳嗽、翻身,或拍背促进排痰。给于祛痰解痉药,必要时生理盐水10ml加α-糜蛋白酶5mg、地塞米松5mg及少量抗生素,雾化吸入2次/d。

三、抗生素的应用

病源菌未明确者,可按下列经验用药:

1、革兰阳性球菌 用青霉素、头孢唑啉、红霉素、复方新诺明。革兰阴性菌或混合感染可用头孢唑啉、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病情较重选用三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加氨基糖甙类、复方新诺明。

  2、院内感染 轻、中度可用哌拉西林、头胞唑林加庆大霉素。头胞呋辛、头胞羟唑或头胞噻肟、头胞唑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也可用优立新等(β内酰胺类加酶抑制剂的抗生素)。有误吸史或胸腹大手术者,应加用甲消唑或克林霉素。金葡菌感染可用苯唑西林、耐夫西林或万古霉素。长期用激素、抗菌素者应用三代头孢菌素、泰能、环丙沙星等,加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合并霉菌感染加用氟康唑。病原菌确定后,应根据痰培养的药敏试验的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四、免疫治疗

免疫球蛋白、转移因子、胸腺肽等免疫调节剂对辅助治疗有一定帮助。绿脓杆菌抗血清、内毒素抗体尚处试验阶段。

五、并发症治疗

合并呼吸衰竭给予氧疗及呼吸支持。有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损害给予相应治疗。脓胸应于引流或外科处理。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