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瓣膜病变疾病介绍
联合瓣膜病变是一种后天性心脏病,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瓣膜合并受累时,即称联合瓣膜病。其病因绝大部分为风湿性心脏病。多以二尖瓣病变为主,和其他瓣膜联合发生。其中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共存者最常见。其瓣膜病变既可狭窄也可关闭不全。不同的病变类型,均改变心脏正常血液回圈,出现左心室单纯容量负荷增加、单纯压力负荷增加或两者并存。致左心室肌肥厚、顺应性降低。临床表现为:劳力性心悸、气促、心绞痛、心脏听诊区可闻杂音。
联合瓣膜病变常见症状及对应治疗方法大全
一、联合瓣膜病变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由于联合瓣膜病变多由风湿性心脏病(RHD)引起,故其并发症多与风湿性心脏病有关。
1、心房纤颤(Af)
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生率50%以上,为相对早期的并发症,有时为首发病症,也可为首次呼吸困难发作的诱因或体力活动受限的开始。开始房早→房速→房扑→阵发房颤(PAf)→慢性持续Af→永久性Af。
2、急性肺水肿
此为严重并发症,特别是在早期,右心功能还好时,常于剧烈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感染、妊娠分娩、并发AF或其它快速心律失常,而诱发急性肺水肿。表现为:呼吸困难;紫绀;不能平卧、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双肺布满干湿性罗音,如不及时救治,可能致死。
3、血栓栓塞
巨大左房(>5.5cm);AF:CO为体栓塞的危险因素。来自左房→20%发生体循环栓塞;80%体循环栓塞者有AF;1/4体循环栓塞者有反复和多发;2/3体循环栓塞为:脑栓塞→偏瘫失语;四肢动脉栓塞→肢体的缺血、坏死;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小肠坏死、出血性肠炎;肾动脉栓塞→血尿;脾栓塞→脾区疼痛。右心衰右房附壁血栓和/或盆腔静脉、下肢深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左房大块血栓或带蒂血栓→堵塞二尖瓣口→猝死。
4、心力衰竭
为晚期并发症是RHD的主要致死原因,心衰在RHD发生率占50—70%,剧烈活动、妊娠、活动风湿常常是诱发因素。
右心衰竭→右心排血量↓→肺循环血量↓→左房压↓→呼吸困难有所下降,发生急性肺水肿和大咯血的危险减少,此为保护性作用,但其代价是心排血量降低。
5、感染性心内膜炎
发生率6—10%,发生在瓣膜病的早期,晚期瓣膜钙化或心房颤动者更少见;多见于MI、AI,单纯MS少见。
赘生物的部位位于血流从高压腔经狭窄口到低压腔产生高速射流和湍流的下游如:MI的瓣叶心房面、AI的瓣叶的心室面、VSD的间隔右室面,以及被血流高速冲击的心或大血管内膜处。与该处的侧压下降、内膜灌注减少有关,有利于微生物沉积、生长。感染的细菌常见草绿色链球菌(口腔入)、葡萄球菌(皮肤)、肠球菌和革兰阴杆(消化道泌尿)。一旦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就可以加重心衰。
6、呼吸道感染
在肺淤血的基础上,很容易出现。常见合并细菌感染,加重心衰。但肺淤血不利于TB的生长,不易合并肺内TB。
二、联合瓣膜病变应该如何预防
联合瓣膜病变主要原因是由于风湿病变引起,应及时有效地对风湿热的治疗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比如风湿病变累及心脏瓣膜病,出现病理改变并影响心功能,均应积极给予手术行瓣膜置换。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术前心功能维持的情况。术后病人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以防止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
三、联合瓣膜病变有哪些典型症状
临床表现与单瓣膜相比,联合瓣膜病症状往往不典型,无特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劳力性心悸、气促。
2、心绞痛。
3、呼吸困难。
4、二尖瓣膜听诊区可闻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或收缩吹风样杂音,主动脉听诊区可闻收缩期或舒张期样杂音。
5、肝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腹腔积液等。
四、联合瓣膜病变病人的饮食宜忌
联合瓣膜病变患者应控制水分的摄入,饮食中适量限制钠盐,每日以6克(2钱)以下为宜,切忌食用盐腌制品;选择营养丰富饮食,多食高蛋白、高铁食物;少食多餐,避免过饱。推荐几种适宜的食物:
1、豆腐
豆腐是由大豆而来,豆腐中含有大豆蛋白,大豆蛋白能够提供一种黄酮类物质,能够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维护心脏的健康。
2、核桃
核桃中含有OMEGA—3脂肪酸,这种不饱和脂肪能强化心脏,适当吃一些对于身体的健康有益无害。核桃可以生吃,也可以配合其他的一起食用。
3、沙丁鱼
沙丁鱼含有大量的OMEGA—3脂肪酸、钙质与烟酸。起到强壮心脏,预防心脏病发生的功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烹饪。
4、燕麦
燕麦富含纤维素,同时有软化血管的作用,与蛋、奶制品,蔬菜水果等一同食用,营养均衡,对保护心脏有很好的作用。
5、木耳
木耳具有减少血液凝块的作用,预防血栓发生、软化血管、预防心脏病,有很好的作用。
五、联合瓣膜病变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联合瓣膜病变决大部份是由风湿性心脏病引起,也有细菌性心内膜炎、退行性变、外伤等原因引起的瓣膜病变。
联合瓣膜病变有以下几种组合形式:
1、同一病因累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瓣膜,最常见的为风湿性引起的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或其他瓣膜病变;其次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可同时侵犯二尖瓣,主动脉瓣或三尖瓣,肺动脉瓣。
2、病变源于一个瓣膜,随病情发展可影响或累及另一个瓣膜,导致相对性狭窄或关闭不全。如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可引起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使右室压力负荷过重,引起右室肥大扩张而致三尖瓣关闭不全。
3、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因累及不同瓣膜,如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瓣炎。
在联合瓣膜病变中,二尖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最常见,约有10%二尖瓣狭窄患者伴有严重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当二尖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狭窄时,二尖瓣狭窄常可掩盖主动脉瓣狭窄的临床表现。但二尖瓣狭窄所造成的临床表现,如肺淤血、咯血、房颤和全身栓塞等发生率远较单纯主动脉瓣狭窄多见。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是一相对常见组合,此时往往以主动脉瓣反流的临床表现为主。二尖瓣关闭不全和主动脉瓣狭窄同时存在是一种危险情况,一方面可使左房失代偿及肺淤血提早发生,另一方面可产生脏器供血不足的症状。
六、联合瓣膜病变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联合瓣膜病变患者体格检查可发现有劳力性心悸、气促,听诊可在二尖瓣膜听诊区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或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主动脉瓣膜听诊闻及收缩期或舒张期杂音。其他辅助检查包括:
1、X线检查
表现为肺血多,左、右心室均可增大,肺动脉段凸出。
2、心电图检查
左、右心室肥厚,ST段及T波异常。
3、彩色多普勒超音心动图检查(UCG)
显示病变瓣膜的异常变化,呈狭窄关闭不全,血流状态异常,两个瓣哪一个病损重则该瓣病损引起的病理改变起主导地位,故最适宜检查为UCG,可明确看出各瓣膜的病损程度。
七、西医治疗联合瓣膜病变的常规方法
联合瓣膜病变治疗原则是强心、利尿、调整心功能。
1、用药治疗:有心衰的患者可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地高辛0.125mg,1~2/d,硝普钠25~50mg,加入250ml液体中,VD,6滴/分左右,双氢克尿噻25mg,1~3/d,注意补钾。重者可用西地兰0.2~0.4mg,iv,速尿20~60mg,iv。
2、手术治疗:体外循环下行双瓣膜置换术或瓣膜成形。用药:①体外循环时,必用肝素并据病情需要应用抑太酶和人体白蛋白。②术前术后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③术后据病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强心利尿药物。④术后华法林或新抗凝片服用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