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联现象

蝉联现象疾病介绍

蝉联现象是一种心脏病常见的心电现象,除多见于两侧束支传导阻滞之间外,还存在于房室结双途径、房室旁道与正道之间以及心房传导束之间,产生机制为干扰和碰撞,形成条件是心脏内存在解剖或功能上的两条不应期长短不一和传导速度快慢不一的径路,基础心率突然加快或期前收缩时,提前的室上性激动遇到其中一条有效不应期较长的径路而阻滞或延缓,还产生功能阻滞。

 

蝉联现象常见症状及对应治疗方法大全


一、蝉联现象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QRS波电交替主要见于大量心包积液及导致心肌缺血、心肌有广泛和严重的病变,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尿毒症、心肌病,心动过速及某些药物和其它某些疾病,如甲亢性心脏病、酒精中毒等。

QRS波电交替的出现常提示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存在。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二、蝉联现象应该如何预防

1、适当休息,避免情绪紧张和劳累,减少诱发本病的精神因素。

2、Ⅰ度和Ⅱ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如心率在50次/分以上,又无症状时可不需处理。

3、如为洋地黄等药物引起者,则应立即停药。

4、如病人因心率低于40次/分以下而突然出现抽搐、昏迷时,应速送医院进行抢救。

 

三、蝉联现象有哪些典型症状

1、心动周期延长,膜电位负值减小,传导性下降,当膜电位时限降低到不能传导的临界水平时,出现单向阻滞和传导延缓,易形成折返。

2、不同组织不应期、不同部位的心室肌的动作电位和不应期受心动周期影响不同,如浦肯野纤维比心室肌受影响更明显,当心动周期延长时,易形成折返。

3、心动周期延长时,相应出现血流动力学中的“长间歇”动脉血压下降,心交感神经活动性增加,增加交感神经张力,从而促进心律失常的发生。

 

四、蝉联现象病人的饮食宜忌

一、应该多吃的食品有

1、含纤维素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如粳米、小米、玉米)、豆类及大豆制品。

2、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P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小白菜、油菜、西红柿、大枣、桔子、柠檬)。

3、含维生素E多的食物(如酸奶、鸡蛋清、鱼)及高蛋白低脂肪食物(瘦猪肉、牛肉)等等。近年来研究表明,葱蒜中含挥发油可预防冠心病,也应适当摄取。还有一些食物有降脂作用,作为辅助治疗也可选择,如:鲜蘑菇、黄花鱼、韭菜、芹菜、茄子、黑木耳、核桃仁以及一些菌藻类和豆类食品。

二、应该少吃或不吃的食品有

1、含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

2、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猪皮、蟹黄、全脂奶类、腊肉及水产品中的螺、鱿鱼等。

3、含糖量高和热量高的食物:如冰淇淋、巧克力、奶油、蔗糖、蜂密等。

4、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胡椒、芥末、白酒、浓茶等。最后,还应适当限制食盐的摄入量,每天应少于5g。

五、蝉联现象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房颤中出现的连续宽大畸形的QRS波可以是室内差异传导,而不一定是室速。他们认为,室上性激动经房室结下传到束支时,一侧束支处不应期发生功能性传导阻滞时,若另一侧束支可让激动通过,同时发生跨室间隔向对侧束支的逆行隐匿性传导,当下一次室上性激动再次下传到束支时,阻滞侧束支仍处在不应期,再次出现功能性传导阻滞,激动仍沿前次能下传的束支传导。室上性激动周而复始地循上述途径传导则形成连续宽大畸形的QRS波。

目前认为蝉联现象不仅可发生在束支间,凡激动前向传导出现二条径路,包括解剖和功能上的都可出现此现象。发生蝉联现象的两条径路的不应期、传导速度不同,相差常在40-60ms以上。

 

六、蝉联现象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1、单纯QRS波电交替

心电图特点:(1)QRS波振幅交替性一高一低;(2)不伴有P或ST、T改变;(3)P-R间期正常恒定;(4)QRS波电交替与呼吸无关。

  2、QRS波电交替

主要见于大量心包积液及导致心肌缺血、心肌有广泛和严重的病变,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尿毒症、心肌病,心动过速及某些药物和其它某些疾病,如甲亢性心脏病、酒精中毒等。QRS波电交替的出现常提示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存在。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七、西医治疗蝉联现象的常规方法

1、首先针对病因,如用抗菌素治疗急性感染,肾上腺皮质激素抑制非特异性炎症,阿托品等解除迷走神经的作用,停止应用导致房室传导阻滞的药物,用氯化钾静脉滴注治疗低血钾等。第一度与第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预后好,无需特殊处理。

2、阿托品有加速房室传导纠正文氏现象的作用,但也可加速心房率。使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加重,故对第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不利。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如QRS波群增宽畸形,临床症状明显,尤其是发生心原性昏厥者,宜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

3、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在40次/分以上,无症状者,可不必治疗,如心室率过缓可试给麻黄素、阿托品、小剂量异丙肾上腺素5-10mg,每日4次,舌下食化。如症状明显或发生过心原性昏厥,可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1-4ug/分)并准备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