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虚眩晕

血虚眩晕疾病介绍

血虚眩晕是病证名。见《症因脉治·血虚眩晕》。又称血虚眩运。血虚眩晕之证见有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神疲乏力,饮食不佳。面白不华,唇甲色淡,手足麻木,虚烦失眠。月经淡少。如有出血而至。肌肤甲错,烦热口渴。舌淡苔少,脉细数无力。如有出血或其他病者可有其各自的症状特点。故《景岳全书》说:“凡血亏之处,则必随所在而各见其偏废之病。”气血亏之病症,表现虽多,但有一要点,就是体失濡养所致,临症必当切记,否则常易舍本求末,贻误病机。

血虚眩晕常见症状及对应治疗方法大全


一、血虚眩晕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血虚眩晕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血虚眩晕,多因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而引起。失血者吐血、咳血、便血、崩漏等等;生血不足者如大病久疾,气虚血损,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不能受气取汁,变化为血,或患脏腑恶疾,(恶性病变)精血耗伤,或虚痨亡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或急痨血病(白血病)至精亏血竭,不能上荣于脑。

二、血虚眩晕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神疲乏力,饮食不佳。面白不华,唇甲色淡,手足麻木,虚烦失眠。月经淡少。如有出血而至。肌肤甲错,烦热口渴。舌淡苔少,脉细数无力。

三、血虚眩晕有哪些典型症状

1、短暂性眩晕乏力烦热间歇性头晕紧张性头晕剧烈运动后头晕面色苍白气短舌无力且不能随意伸缩回旋。

2、血虚眩晕之证见有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神疲乏力,饮食不佳。面白不华,唇甲色淡,手足麻木,虚烦失眠。月经淡少。如有出血而至。肌肤甲错,烦热口渴。舌淡苔少,脉细数无力。如有出血或其他病者可有其各自的症状特点。

四、血虚眩晕应该如何预防

血虚眩晕,多因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而引起,失血者吐血、咳血、便血、崩漏等等,因此根据病因可以进行疾病预防。主要预防贫血、供血不足等疾病的发生。

五、血虚眩晕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血虚眩晕应该做以下检查:尿常规,血常规,便常规,血压,脑电图检查。也可以结合患者的临床体征,结合患者病史,通过中医手段进行诊断。

六、血虚眩晕病人的饮食宜忌

一、食疗方

治体弱血虚、营养不良、眩晕:番茄100克,猪肝100克,粳米100克,生姜3片。先将猪肝洗净切片,用盐、酱油、生粉、米酒搅匀;番茄洗净,切开;生姜洗净,去皮,切丝;粳米洗净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文火煲20分钟,放入番茄,生姜,煮10分钟,再放入猪肝,煮沸几分钟至猪肝刚熟,调味佐膳。

  二、患者吃什么好

在饮食方面,宜多吃清淡利湿之品,如冬瓜、玉米、小米、荷叶粥、萝卜、豆类及豆制品、黑木耳、茄子、豌豆苗、西红柿、莴笋、橘子、柚子、桃、豆油、茶、鲤鱼、海蜇等。

三、患者不适宜吃什么

1、槟榔为破气耗气食物。《本草经疏》中早有告诫:“病属气虚者忌之。凡阴阳两虚,中气不足,……悉在所忌。”故凡气血不足,体弱之人的眩晕者,切勿服食。

2、荷叶性平,味苦涩,虽能“上清头目之风热,止眩晕”的功效,但对气血不足眩晕者,又当忌之。正如《本草从新》所言:“升散消耗,虚者禁之。”

3、此外,体虚眩晕者还应忌食葱、姜、辣椒、胡椒、桂皮、萝卜、茶叶、白酒等辛辣香燥、破气耗气之物;

七、西医治疗血虚眩晕的常规方法

血虚眩晕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保健药方

1、原料:黑木耳30克,红枣(去核)10枚,猪瘦肉500克。

2、做法:黑木耳用清水浸发后去蒂洗净,同红枣、瘦肉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急火煮开后,改文火炖2小时,调味食用。

3、营养功效:养血止血,适用于血虚眩晕、形体虚弱、食欲减退者。脾虚便溏、发热者不宜。血虚眩晕中医治疗方法。

4、当归15克生芪30克党参12克炒白术12克。

5、熟地12克枸杞15克元肉10克炒山药10克。

6、炒白芍10克菊花8克川穹6克炙甘草3克。

二、加减

1、便秘加苁蓉10克,火麻仁12克。

2、纳食不化:加鸡内金10克,焦四仙10克。

3、阴虚发热者:加生地10克,地骨皮10克。

4、咳血者:加黄芩炭10克,白芨12克。

5、吐血者:加大黄细粉3克(冲服),藕节10克。

6、尿血者:加白芽根15克,小蓟10克。

7、鼻出血者:加焦栀子10克,黄芩炭10克。

8、便血者:生地榆(醋炒)20克,槐花10克。

9、崩漏下血:加棕根炭10克,杜仲炭10克,阿胶珠10克,黑芥穗10克。

10、皮肤紫癜:加干地黄,丹皮10克,炒白芍10克,旱莲草12克。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