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路易斯型脑炎疾病介绍
圣路易斯型脑炎是由圣路易斯型脑炎病毒引起的,经蚊媒介传播的人畜共患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潜伏期4~21天,多数患者表现为发热,头痛,咽痛,肌痛,数天后即完全恢复。
圣路易斯型脑炎常见症状及对应治疗方法大全
一、圣路易斯型脑炎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并发细菌感染:杆菌,球菌,革兰氏染色阳性和阴性细菌,全身各个器官,各系统都可发生细菌感染。是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和其他代谢产物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临床上以寒战、高热、皮疹、关节痛及肝脾肿大为特征,应注意日常的防护合理的保养身体。
二、圣路易斯型脑炎应该如何预防
灭蚊、防蚊及控制蚊虫孳生是本病主要的预防措施。对鸟类和蚊虫抗体的检测,有预测本病流行的价值,以及早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现今尚无疫苗。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但病情稳定时,注意适当锻炼,增加抗病能力,避免受凉,减少感染的机会,一旦出现各种感染,应及时应用强有力的抗生素以及早控制感染。
三、圣路易斯型脑炎有哪些典型症状
潜伏期4~21天,多数患者表现为发热,头痛,咽痛,肌痛,数天后即完全恢复,仅有少数患者(多见于小儿和40岁以上患者)出现脑炎症状和体征,部分患者留有较轻的后遗症,高龄是病死的高危因素,成人脑炎病死率10%~25%。
四、圣路易斯型脑炎病人的饮食宜忌
1、补充卵磷脂:蛋黄、豆制品等含有丰富的卵磷脂,不妨适量进食。
2、多食碱性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豆腐、豌豆、油菜、芹菜、莲藕、牛奶、白菜、卷心菜、萝卜、土豆、葡萄等属碱性食物。新鲜蔬菜、水果,如青椒、金针菜(黄花)、荠菜、草莓、金橘、猕猴桃等,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3、多进食一些含有胆碱的食物:鱼、瘦肉、鸡蛋(特别是蛋黄)等都含有丰富的胆碱。
4、补充含镁食品:豆类、荞麦、坚果类、麦芽等含有丰富的镁。
5、食用补品:有条件的话,可适当进食人参、枸杞、胡桃、桂圆、鳝鱼等补益食品。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五、圣路易斯型脑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1、发病原因
圣路易斯型脑炎病毒属于披盖病毒科B组病毒,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40~50nm,有表面突起的囊膜和一个浓集的核心,在pH6.0~7.9范围内可凝集鸡和鸭的红细胞。耐寒不耐热,在50%甘油内、4℃冰箱中可保存2个月以上。
2、发病机制
被受感染节肢动物叮咬之后,病毒在局部组织及局部淋巴结复制。病毒血症的发生与持续取决于神经系统外局部组织内病毒复制的阶段,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清除病毒的速度以及特异性抗体的出现,故而出现临床表现较大差异。
肉眼所见大脑充血水种,并有广泛的神经细胞变性,脑组织多处有出血灶。显微镜检查见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浸润,形成“血管周围套”。有的胶质细胞增生和多形核白细胞堆积形成结节。病灶主要见于大脑基底节,脑干灰质和白质,也可侵犯小脑和脊髓。
六、圣路易斯型脑炎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圣路易斯型脑炎的检查方法如下:
1、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升高及核左移。
2、用ELISA法在血清与脑脊液中检出IgM抗体,可作出早期诊断。
七、西医治疗圣路易斯型脑炎的常规方法
尚无特殊治疗,采取支持、对症治疗,加强护理。
一、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
止惊、呼吸衰竭等治疗。
二、免疫疗法
1、血清疗法:起病3天内患者可用恢复期患者或林区居住多年者的血清20~40ml肌注,或椎管内注射。
2、高效价免疫丙种球蛋白每日肌注,至体温降至38℃以下停用。
3、干扰素、转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核糖核酸酶均可酌情采用。
三、对症治疗
降温使室温控制在30℃以下,可采用室内放冰块、电风扇、空调等。物理降温可用30%酒精擦浴,在腹股沟、腋下、颈部放置冰袋;也可用降温床或冷褥。可用消炎痛、牛黄清心丸、柴胡注射液等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