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络膜炎

脉络膜炎疾病介绍

后葡萄膜炎又称脉络膜炎,因脉络膜和视网膜邻接,脉络膜发炎时,往往波及视网膜,所以又称为脉络膜视网膜炎。脉络膜炎的特点是不出现疼痛,有视力下降及明显眼前黑影。

脉络膜炎常见症状及对应治疗方法大全


一、脉络膜炎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1、黄斑表面皱褶:即视网膜前纤维膜黄斑呈珍珠样反光。

2、黄斑视乳头水肿:黄斑部水肿常引起囊样变性甚至裂孔。

3、视网膜血管炎:视网膜血管炎(retinalvasculitis)是一大类累及视网膜血管的炎症性疾病,典型地表现为眼底灰白色血管鞘,渗出、出血、视网膜水肿等改变,是一类严重威胁视力的眼病。如弓形体开门见山的动脉周围炎。

4、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retinaldetachment)是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的分离,由于炎症渗出玻璃体机化牵引所致。

二、脉络膜炎应该如何预防

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炎症。适当的休息,避免劳累,做到工作、休息要有规律,长时间用眼每隔一小时休息5至10分钟,使用电脑时间不要过长,自我感觉不适时要暂停使用就会有所好转。此外,可以采取适当地护眼保健品,还可以多进食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等。

1、注意气候的影响,避免感冒免外邪诱发本病。

2、戒烟酒。

3、饮食宜清淡,忌肥甘厚味辛辣之品。

4、避免过度疲劳及精神刺激。

三、脉络膜炎有哪些典型症状

一、自觉症状

主要是视力减退和眼前闪耀和黑影飞舞,有时有小视症和大视症。

二、体征

1、玻璃体混浊,混浊物为淋巴细胞和纤维蛋白组成,成星状,丝状及法埃状、雪球状。

2、脉络膜血管扩张,透渗出增加,组织浸润水肿,眼底呈散在性弥漫性灰白色灰黄色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边缘模糊,轻度隆起,可单个或多个相互融合。周围视网膜有水肿或偶伴有出血。

3、急性期过后,病灶逐渐变为白色,形成边界清晰,中间可见黑色斑块,而周围被色素所环绕的萎缩斑。在此萎缩病灶可见硬化的脉络膜血管通过。

四、脉络膜炎病人的饮食宜忌

脉络膜炎除了常规的治疗外,饮食上还要注意以下方面: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合理搭配膳食。还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五、脉络膜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按病变范围分:

1、弥漫性脉络膜炎:为多个渗出性病灶融合成片,晚期显示大块萎缩斑、病灶间组织正常。

2、播散性脉络膜炎:病灶区分散,大小不一。

  3、局限性脉络膜炎:病变局限于眼底某部分,黄斑区较常见。

六、脉络膜炎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检查外眼正常,检眼镜下可查见玻璃体内点状,絮状物悬浮,逆眼球转动方向运动,急性期有黄白色,斑片状渗出,部分融合,病灶微隆起,这是由于脉络膜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强,引起局限性水肿和细胞浸润所致,病变相应处视网膜亦可受累,病变吸收后,轻症者不显痕迹,重症者因色素上皮病变产生色素脱失或繁殖;脉络膜中,小血管层萎缩,大血管裸露;若全层萎缩则巩膜暴露,形成黑白相间的典型萎缩斑。

七、西医治疗脉络膜炎的常规方法

1、查找病因:对原发病治疗,去除病因。

2、皮质类固醇:地塞米松0.75-1.5毫克,口服,每6-8小时一次;ACTH25-50毫克或地塞米松10毫克加入5%葡萄糖液500-1000毫升中,每日一次,静脉滴注。若要加强局部药物浓度可并用地塞米松2.0毫克和妥拉苏林12.5毫克球后注射,每周一次。

3、免疫抑制剂和非激素类抗炎药物及抗生素;参照虹膜睫状体炎治疗方法。

4、全身用药,血管扩张剂,能量合剂,维生素类药物等。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