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

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疾病介绍

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是一种少见的多灶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症性疾病。典型地发生于青年女性近视患者,表现为后极部散在分布的黄白色病变,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内层脉络膜水平,呈自限性过程,通常不伴有眼前段和玻璃体炎症,多数患者视力预后良好。

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常见症状及对应治疗方法大全


一、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形成,发生率可达17%~40%,此种并发症是引起患者视力严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此种新生血管膜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之前的神经视网膜下(被称为Ⅱ型膜),易于被手术方法剥脱,预后较好。其他的并发症为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发生于活动性病变处,可于数周内消退。

二、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应该如何预防

点状内层脉络膜病病因不清,无有效预防措施,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

1、适当的药物治疗及饮食调护,可以缩短病程,预防复发。

2、患病时需积极医治,且需注意避免情绪刺激,过用目力、过度劳累及熬夜。

3、注意调理饮食,少食辛辣刺激之品,保证足够睡眠,以减少复发机会。

三、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有哪些典型症状

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患者主要诉有单眼眼前黑影、闪光感、暗点、视物模糊和视力下降,视力下降多为轻度下降(0.5以上),一些患者可有严重视力下降(可降至0.04),无眼红、眼痛等表现,不伴有全身性疾病。

典型的改变为双侧眼底出现多发性散在的黄白色圆形病变,50~300μm大小,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内层脉络膜水平,主要集中于后极部,一些病变可伴有浆液性视网膜脱离,通常于数月后这些病变消退,遗留下视网膜色素上皮紊乱,或遗留下萎缩性脉络膜视网膜瘢痕,后者以后逐渐变成为凿孔状边缘的瘢痕。患者眼前段通常无改变,与其他多种类型的累及视网膜色素上皮和脉络膜的炎症不同,此种病变不会出现玻璃体内炎症细胞。

四、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病人的饮食宜忌

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患者除了一般治疗外,还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来缓解症状。

1、苦瓜午餐肉

配方:苦瓜250g,午餐肉250g。

用法:将苦瓜断头,掏去瓜瓤,装入午餐肉,充填紧实,上笼蒸熟,佐餐。

功效:清热凉肝,润脾明目。

2、仙芹兔丁

配方:仙人掌50g,芹菜150g,兔肉500g,米醋及调料适量。

用法:仙人掌去刺,选新嫩芹菜洗净,一同放入沸水中焯一二沸,捞出仙人掌切丝,芹菜切成小段。将熟兔肉切成丁,合调料,拌匀食用。

功效:清肝泻火,凉血明目。

3、三花茶

配方:菊花10g,密蒙花10g,红花3g,冰糖适量。

用法:用滚开水冲泡上三味药,加冰糖,代茶饮。

功效:清热凉血,清肝明目。

4、子肝片

配方:蔓荆子20g,青葙子20g,栀子15g,鲜猪肝500g。

用法:将以上三味药用温水浸泡30分钟,入锅水煎取汁,再将猪肝洗净切成薄片,入药汁内煮沸15分钟,入调料,待温食服。

功效:清肝泻火,凉血明目。

5、藕汁饮

配方:新鲜嫩藕1节。

用法:将藕去节洗净,捣烂榨取汁,适

量饮用,连服7~10天。

功效:清热生津,凉血散瘀。

6、藕汤

配方:鲜藕1节。

用法:将藕洗净,切成薄片,加水煮成

浓汤,食用。每日1次,连服7天。

功效:健脾补血,益阴止血。

7、糖醋元参鸭

配方:玄参50g,鲜嫩藕1节,鸭子1只,醋等调料适量。

用法:将玄参及藕洗净,切成小藕片,鸭子去毛及内脏,糖醋等调料备齐和匀,将鸭子煮熟,捞出切块,元参和藕炒至七成熟时,合入鸭肉,将调料放入炒匀取出。每日1次,连服7~10天。

功效:凉血止血,散瘀明目。

五、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病因不清。一些学者对患者进行了抗多种病原体抗体、血常规、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抗核抗体等方面的检查,未发现异常,因此认为它可能是一种近视所致的变性疾病。但患者却表现为一种炎症反应,很难用变性的观点来解释患者的临床表现。此病还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六、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除了眼科检查外,还应做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检查显示活动性病变早期呈强荧光,晚期荧光素渗漏,浆液性视网膜脱离者可见染料渗漏至视网膜下,在出现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时则可见荧光缺损,它还能显示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可以发现后极部多发性弱荧光斑。

七、西医治疗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的常规方法

大多数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患者不需治疗,但对于出现大量黄斑区点状病变,特别是伴有浆液性视网膜脱离者,则应给予治疗。常用的药物为糖皮质激素,一般选用泼尼松口服,剂量为0.5~1mg/(kgd)。对于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目前有3种治疗方法:

1、用泼尼松口服治疗:可延缓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的生长,甚至在一些患者可使其消退,所以此种治疗对于黄斑区的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尤为适用;

2、激光光凝治疗:主要用于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200μm以外的新生血管,发现此种治疗可以使新生血管膜消退;

  3、黄斑下新生血管膜剥离术:此种治疗有较好的效果,但尚需更多的临床病例和更长时间的观察始能证实。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