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综合征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综合征疾病介绍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综合征又称人格解体障碍,是以持续或反复出现对自身或环境感到疏远或陌生的不愉快体验为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这种异常体验可出现于正常人疲乏时,吸毒和酗酒者,但历时短暂;也可见于脑器质性损害以及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作为其临床表现的一部分。只有这类异常体验单独出现,持久存在,引起患者苦恼,或主动要求治疗时,才属于神经症性障碍。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综合征常见症状及对应治疗方法大全


一、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综合征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综合征患者常伴有长期的酗酒,可并发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等。同时由于精神疾病意外发作,可出现认知能力下降,意外损伤性疾病时有发生。

二、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综合征应该如何预防

预防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综合征这类精神疾病的发生不单单是医学科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也是发展社会文化和办好社会福利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尽管本病病因、发病机制未臻详明。根据对许多精神疾病不断地细致观察,形成了一些朴素的观念。认识到许多精神疾病是人类个体与社会或自然环境互相作用产生的反常结果。在相当不少的情况下,虽然外在条件相似,但根据多年来专业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的观察研究,揭示了个体特性在疾病发生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人们为防止发生这一类疾病,倡导提高人的精神健康水平,使之能够抵御外界有害因素的侵袭。

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综合征有哪些典型症状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综合征的具体症状包括:

1、人格解体

患者诉述他的情感或内心体验变得疏远,陌生,不是他自己的,或已经丧失了,有的患者觉得他的情感和动作好像是别人的,或觉得他像在演戏;有的患者体验到他的感觉已脱离了他的精神活动或躯体,好像是一位旁观者;有的患者体验到自己像一个机器人,像处于梦境之中;还有的患者诉述体验不到自己的情感,或感觉丧失了对自己精神或躯体的支配,患者知道这类体验是异常的,但持续或出现,无法消除,感到十分痛苦。

2、现实解体

患者诉述周围环境或特定物体看起来很陌生,变了形,很平淡,毫无生气,枯燥无味,或者觉得周围像一个舞台每个人都在这个舞台上演戏;可伴有时间或空间知觉的改变,患者的上述体验如果呈发作性,可伴有头昏、焦虑和恐惧,担心自己会失去理智,或害怕这种现象再次出现。

3、上述两种临床表现同时出现

人格解体和现实解体为两种异常的内心体验,有多种表现形式,临床医师熟悉各种典型或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对认识本病颇为重要,由于这类症状常伴有知觉改变,患者诉述往往不具体或用词较为含糊,可引起误诊,这类患者现实检验能力并未受损,自知力存在,常感到痛苦,而迫切要求治疗。

四、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综合征病人的饮食宜忌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综合征患者饮食宜清淡,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五、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综合征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综合征的病因不明。人格解体可见于脑器质性疾病,如颞叶癫痫、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障碍等疾病;表明这类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人格解体作为一种原发性精神障碍,其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精神应激因素有关,如战争、集中营等可导致精神紧张,较易出现这类症状。

六、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综合征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综合征属于精神障碍性疾病,由于本病需要和器质性的颅脑病变相鉴别,故需要进行头颅CT以及MRI的检查,必要时还需要行脑脊液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有颅内的感染。同时可进行心理咨询检查,可明确发生本病的始动精神因素。此外还需要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脑电图等常规的检查。

七、西医治疗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综合征的常规方法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综合征的治疗有一定困难。支持性心理治疗是必要的;向患者解释这类疾病属功能性障碍,不会产生严重后果。森田疗法和催眠疗法也可试用。

药物治疗除针对焦虑、抑郁,选用苯二氮卓类或三环类药物外,氯氮平对有些病例有效,可以试用。

胰岛素昏迷治疗、电抽搐治疗、持续麻醉疗法、乙醚吸入诱导兴奋产生精神发泄作用等治疗方法,曾经用于治疗本病,均无明显效果,不宜采用。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