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水肿

妊娠水肿疾病介绍

妊娠后,肢体面目等部位发生浮肿,称“妊娠水肿”,亦称“妊娠肿胀”。主要由于孕妇内分泌发生改变,致使体内组织中水分及盐类潴留(钠潴留);另外,妊娠子宫压迫盆腔及下肢的静脉,阻碍血液回流,使静脉压增高,故水肿经常发生在肢远端,以足部及小腿为主。特别从事站立工作的妇女更为明显。

妊娠水肿常见症状及对应治疗方法大全


一、妊娠水肿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中医学认为,妊娠水肿主要是由脾肾阳虚所致。病人素体阳虚,妊娠期间阴血聚以养胎,有碍肾阳温化、脾阳健运,以至水湿不行,泛滥而为水肿,临床多是由脾虚引起。孕妇脾胃素虚或过食生冷,损伤脾阳而不能运化水湿,而致水湿停聚,留于四肢则肢肿,阻遏气化则腹肿。

二、妊娠水肿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妊娠后肢体、面目等部位发生浮肿就是妊娠水肿。是由于孕妇内分泌发生改变,致使体内组织中水分及盐类潴留(钠潴留)。妊娠水肿的并发症有早产、过期妊娠、妊高症等。

 

三、妊娠水肿有哪些典型症状

妊娠水肿最初可表现为体重的异常增加(即隐性水肿),每周超过0.5kg,或出现凹陷性水肿,即体内积液过多而导致的临床可见水肿,多由踝部开始,渐延到小腿、大腿、外阴部、腹部,按之凹陷。妊娠后,若肢体面目浮肿,少气懒言、食欲不振、腰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脉滑无力,多为病态。

  1、脾虚型

妊娠数月,面目四肢浮肿或遍及全身,伴胸闷气短、口淡无味、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质胖嫩,苔薄白或腻、边有齿痕,脉缓滑无力。

2、肾阳虚型

妊娠数月,面浮肢肿,尤以腰以下为甚,四肢欠温、腰膝无力,舌质淡或边有齿痕,苔白润,脉沉迟。

四、妊娠水肿应该如何预防

妊娠水肿是指妊娠后肢体面目等部位发生浮肿。主要由于孕妇内分泌发生改变,致使体内组织中水分及盐类潴留(钠潴留)。另外,妊娠子宫压迫盆腔及下肢的静脉,阻碍血液回流,使静脉压增高,故水肿经常发生在肢远端,以足部及小腿为主。那么,妊娠水肿如何预防呢?下面专家给大家介绍预防妊娠水肿的方法:

1、调整工作和日常生活节奏准妈妈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不能过于紧张和劳累。每餐后最好休息半小时,下午最好休息两小时,每晚应睡9~10小时。如果上班地点没有条件躺下休息,可以在午饭后将腿抬高放在椅子上,采取半坐卧位。

2、不要久站、久坐长时间坐着工作的准妈妈,可以在脚下垫个矮凳。工作间隙要适当走动,以增加下肢血流。在躺着休息时,尽量平躺或左侧卧。平常坐着时,不要跷二郎腿,要常常伸展腿部,动动脚跟、脚趾,伸展小腿肌肉。

3、穿舒适的鞋子和袜子准妈妈不要穿会压迫到脚踝及小腿的过紧的袜子,以免影响血液回流。另外,若准妈妈身体条件允许,可以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如游泳对减轻水肿有一定好处。

4、穿着合适的衣服穿着紧身的衣服会导致你的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发身体浮肿。因此,孕妈咪在怀孕期间尽量避免穿着过紧的衣服。

5、食用低盐餐怀孕后身体调节盐分、水分的机能下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控制盐分的摄取,每日摄取量在10g以下。

6、左侧睡孕妈咪可以采取左侧卧,这样可以避免压迫到下肢静脉,并减少血液回流的阻力。这样还可以减少对心脏的压迫。

7、抬高双腿建议孕妈咪在睡前(或午休时)把双腿抬高15~20分钟,可以起到加速血液回流、减轻静脉内压的双重作用,不仅能缓解孕期水肿,还可以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的发生。

五、妊娠水肿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妊娠后,肢体面目等部位发生浮肿,称“妊娠水肿”。主要由于孕妇内分泌发生改变,致使体内组织中水分及盐类潴留(钠潴留)。那么,妊娠期间出现水肿需要做哪些检查呢?下面专家给你介绍妊娠水肿应做到的化验检查:

1、血液检查

2、肝肾功能

尿素氮(BUN)>5.36mmol/L为肾功能轻度受损害。肌酐

3、尿液检查

尿比重、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

4、损伤性血流动力学监测

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

5、其他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脑CT或MRI、胎心监护、胎盘功能和胎儿成熟度检查。

 

六、妊娠水肿病人的饮食宜忌

孕妇要进食足够量的蛋白质和蔬果,准妈妈每天一定要保证食入肉、鱼、虾、蛋、奶等动物类食物及豆类食物。这类食物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贫血的孕妇,每周还要注意进食2~3次动物肝脏以补充铁。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还具有解毒利尿等作用,准妈妈每天应进食蔬菜和水果。另外,一定要避免食用高盐、罐头食物。

七、西医治疗妊娠水肿的常规方法

消除妊娠水肿除了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用药外,应根据中医理论(中医认为妊娠水肿主要是脾虚不能制水,以致水溢为肿,治疗应以健脾渗湿、温肾扶阳为主,使阳足气化水行,水肿可消),配以饮食疗法。

1、鲤鱼汤

材料:鲤鱼500克,白术15克,白芍15克,茯苓12克,桔皮6克,生姜6克。

制作:将四味药布包煎煮,取药液加生姜等佐料煮已洗净的鲤鱼,食鱼饮汤。

功用:具有健脾利水,理气调中的作用。

2、赤小豆山药粥

材料:赤小豆50克,鲜山药50克,白糖少许。

制作:先煮赤小豆,待八成熟时,下鲜山药,熟后加糖少许,即成。

功用: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作用。对脾虚湿蕴而已有化热的妊娠水肿、大便溏泄、小便短少者,食之颇益。

3、黄芪白术三皮饮

材料:黄芪、白术、冬瓜皮、茯苓皮各30克,生姜皮10克,大枣5枚。

制作:用水500毫升煮上六味至300毫升,再加白糖适量,分2次服用,或者顿服。

功用:具有补气健脾利湿的功效。适用于妊娠气虚水肿,皮肤薄而发亮的四肢肿胀。

  4、葫芦壳白术饮

材料:葫芦壳、茯苓各15克,白术30克,生车前子10克。

制作:四味加水煎服,一剂煎2次,每日1剂,上下午服用。

功用:具有健脾利水消肿的作用。对因脾虚而引起的妊娠水肿有显著效果。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