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感型药疹

光感型药疹疾病介绍

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的药物,无论通过任何途径进入机体后,引起的皮肤和(或)粘膜损害的不良反应,谓之药疹。用药后需经紫外线作用后才出现的皮损,谓之光感型药疹。

光感型药疹常见症状及对应治疗方法大全


一、光感型药疹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合并症可伴发支气管肺炎或皮肤化脓性感染,以及伴发肝损害。合并肺炎通常因过敏所致抵抗力低下合并了呼吸道感染所致。皮肤化脓性损伤,主要和皮肤卫生不洁有关。肝功损害与药物直接作用或其代谢物导致的肝细胞的损伤,也可能因肝功能不全,造成药物以及代谢物的蓄积造成中毒性损伤,需要动态监测肝功能,避免引起爆发性肝损伤而危及生命。

二、光感型药疹应该如何预防

光感性药疹为医源性疾病,因此,必须注意:

1、用药前应询问病人有何种过敏史,避免使用已知过敏或结构相似的药物。

2、用药应有的放矢,尽量选用致敏性较低的药物。治疗中应注意药疹的早期症状,如突然出现瘙痒、红斑、发热等反应,应立即停止可疑药物,密切观察并争取确定致敏药物。

三、光感型药疹有哪些典型症状

服药后需经紫外线作用后才出现皮损,分光毒及光过敏性反应两类。

1、诱发药物:磺胺类,四环素,灰黄霉素,酚噻嗪类,萘啶酸,苯海拉明,去敏灵,奎宁,异烟肼,维生素B1,氨甲喋呤等。

2、临床表现:光毒反应性损害,可发生在初次服药的患者,经日晒后2~8h,暴光部位皮肤出现红斑,水肿或大疱,光过敏反应性损害则于暴光后有5~20天致敏潜伏期,以后再暴光时,于数分至48h内发病,皮损可为红斑风团性损害,也可为丘疹,水肿性斑块,结节,水疱或湿疹样等多形态性损害,除暴光部位外,非暴光部位也可发生,均伴瘙痒。

四、光感型药疹病人的饮食宜忌

一、光感型药疹的食疗

排骨薏米汤

原料:薏米、排骨。

配料:姜、盐。

做法:

1、薏米提前泡两三个小时。

2、做一锅开水,把排骨焯一下,去掉血沫。

3、重新接一锅冷水,放入排骨和姜片,中火煮开,放入薏米,再次开锅后,转小火慢慢燉就可以了。

4、吃的时候加一些盐。

二、光感型药疹患者吃什么对身体好

1、多喝开水及输液可加速过敏药物的排泄。

2、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能量、易消化的清淡饮食。

  三、光感型药疹患者吃什么对身体不好

1、忌食动物蛋白性食物和海鲜发物。

2、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3、不饮酒。

五、光感型药疹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大多数药物都具有引起药疹的可能性,其中包括中草药物,但以抗原性较强者引起的最多。常见者为磺胺类,四环素,灰黄霉素,酚噻嗪类,萘啶酸,苯海拉明,去敏灵,奎宁,异烟肼,维生素B1,氨甲喋呤等。此外,对患有先天过敏性疾病的机体及重要器官患有疾病的患者,发生药疹的危险性比较大。

六、光感型药疹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本病通常具有明确的用药史,在接受光照后,可使药物中某种成分分解引起过敏反应,故临床主要做下述检查项目:

1、血常规:由于本病与过敏因素有关,可有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以及比例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以及单核细胞数相对减少。

  2、过敏原检测:由于本病与过敏因素有关,通常身体属于过敏性体质,故过敏原检查可明确是否还有其他过敏物质。

3、生化全项:严重病例可造成肝肾功能损伤以及电解质紊乱,甚至肝肾功能衰竭,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复查生化项目。

七、西医治疗光感型药疹的常规方法

一、病因治疗:尽可能明确病因,立即停用致敏或可疑致敏性药物,并终身禁用。鼓励病人多饮水或输液以加速药物自体内的排出。对由重金属如砒、金等引起的药疹,要给与络合剂,如二巯基丙醇(BAL)等使之与重金属离子络合后从尿中排出。

二、对症及支持疗法:对重型药疹的治疗原则为及时抢救,尽早收入院治疗。

1、抗休克与供氧:对伴发过敏性休克者要分秒必争,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1:1000肾上腺素0.3~0.5ml。呼吸困难者予以吸氧,喉头水肿已堵塞呼吸道时,可考虑气管切开。

2、激素:对Steveus-Johson综合征、TEN、重症剥脱性皮炎型药疹者,及早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为挽救生命的关键措施。用量应足以控制临床症状为准。症状控制后应尽快减量至停药。

3、抗组胺药:选H1受体拮抗剂,如苯海拉明每次50mg,每日3次或20mg肌注,每日3次等,对皮肢瘙痒与水肿的缓解有一定效果。

  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胶体或蛋白质的输入量,必要时输血或血浆。

5、预防及治疗感染。

6、粘膜损害的处理:可用3%硼酸水清洗结膜,皮质类固醇眼药滴眼每3h一次。

7、皮肤损害的局部治疗:选用无刺激、具保护性并有一定收敛作用的药物,根据损害的特点进行治疗。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