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体质疾病介绍
痰湿体质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体质类型,当人体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易形成痰湿时,便可以认为这种体质状态为痰湿体质,多见于肥胖人,或素瘦今肥的人。该体质的人常表现有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粘,胸闷,痰多,面色淡黄而暗,眼胞微浮,容易困倦,平素舌体胖大,舌苔白腻或甜,身重不爽,喜食肥甘甜粘,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混。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此种体质类型有易患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哮喘,痛风,冠心病,代谢综合征,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倾向。 痰湿体质的人容易肥胖、沉重,身体发胖(虚胖),面色无光,容易犯困,喉头有痰湿,嗜食肥甘、懒动、嗜睡、身重如裹、口中粘腻或便溏、脉濡而滑、舌体胖、苔滑腻等。痰湿体质者的胆固醇,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血糖显着高于非痰湿体质者,常表现为精神不振,头晕目眩,多痰,浮肿,睡时鼾声如雷等。
痰湿体质常见症状及对应治疗方法大全
一、痰湿体质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1.寒湿侵袭
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久居湿地,湿邪侵袭人体,脾胃受困,水湿运化失职,聚湿成痰,痰湿蕴肺。
2.饮食不节
常暴饮暴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损伤脾胃,不能布散水谷精微及运化水湿,致使湿浊内生,蕴酿成痰,痰湿聚集体内。
3.先天禀赋
素体胃热,过食肥甘厚味,脾运不及,聚湿生痰。
4.年老久病
脾胃虚损,运化功能减退或肾阳虚衰,不能化气行水。
5.缺乏运动
长期喜卧久坐少动,气血运行不畅,脾胃运化呆滞,不能运化水湿,聚湿致痰湿内生。
二、痰湿体质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湿”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指空气潮湿、环境潮湿,如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湿气会侵犯人体而致病;内湿是指消化系统运作失宜,对水在体内的流动失控以致津液停聚,或因饮食水分过多,或因饮酒、乳酪、生冷饮料,而使体内津液聚停而形成内湿。此种体质者多伴有脾胃功能失调、内分泌失调等。 多见于肥胖人,或素瘦今肥的人。
三、痰湿体质有哪些典型症状
四、痰湿体质应该如何预防
五、痰湿体质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发病时同时并见痰湿留滞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痰湿体质是中医辨证的诊断,主要采用中医辩证的方法来确诊,西医检查无法确定,因此不需要进行西医检查。
六、痰湿体质病人的饮食宜忌
一个人长期营养过剩、食量过多,最明显的结果就是会形成痰湿体质。这些痰湿在皮下就易导致肥胖,在血液里就是血脂高,在肝脏就是脂肪肝。此外,阳气在夜晚是潜藏的,如果常吃夜宵,会伤阳气,并促生痰湿体质。
建议:痰湿体质的人多形体肥胖,身重易倦,易患糖尿病、中风、心脑血管疾病。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具有健脾利湿、宣肺祛痰功效的食物。
不吃早餐:气郁体质
不吃早餐,胃中没有食物肯定影响胆汁的排泄。如果总是胆汁该排泄的时候不能排泄,就会严重影响肝胆疏泄条达,促发或加重气郁体质,进而影响脾胃运化,促生痰湿,会出现越不吃早餐越肥胖的情况。
建议:气郁体质者具有气机郁结而不舒畅的潜在倾向,应选用具有理气解郁、调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少食收敛酸涩之物。
常食寒凉:阳虚或瘀血体质
脾胃消化食物,靠的是脾胃阳气,而冰冻寒凉最伤脾败胃,戕害阳气。血脉喜温恶寒,得温则行,遇寒则凝,因此寒凉饮食还影响血脉运行。
建议:阳虚体质者多疲倦怕冷,宜温补忌清补,可多食温热之性的食物。瘀血体质者行血迟缓不畅,可常食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食物,酒可少量常饮,醋可多吃。
七、西医治疗痰湿体质的常规方法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