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脓疱病

深脓疱病疾病介绍

深脓疱病又名臁疮,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一种深在性脓疱疮,基本损害为脓疱及被粘着性痂所覆盖的溃疡,主要侵犯小腿。常见于营养较差及久病体弱者,愈后留有瘢痕及色素沉着。

深脓疱病常见症状及对应治疗方法大全


一、深脓疱病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所留瘢痕周围有轻度色素沉着,一般无全身症状,如果患者身体衰弱,机体免疫机能低下,皮损发展快,可伴有发热、毒血症等,附近淋巴结可肿大,个别发生坏死性溃疡,有时可伴发急性肾炎、败血症、肺炎而死亡。可并发肾小球肾炎。严重者可有发热和败血症。

二、深脓疱病应该如何预防

以讲究卫生,除去病因,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为主。积极治疗各种诱发本病的慢性疾病及瘙痒性皮肤病。注意皮肤卫生,幼儿园和婴儿室注意隔离,防止扩大传染,对瘙痒性皮肤病,外伤应给予积极治疗。增加营养、增强身体抵抗力。

 

三、深脓疱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本病的病理变化可见非特异性溃疡,真皮内及溃疡基底浆液渗出均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

临床表现

初起为粟粒至豌豆大丘疱疹,迅速变为绿豆至豌豆大小脓疱,基底有炎性浸润,渐扩大并向深部发展,形成溃疡,边缘整齐陡隘,周围有水肿性红晕,严重者痂皮厚积,呈蛎壳状,剥离痂皮可见溃疡底面有灰绿色脓苔及肉芽增生,自觉疼痛,常伴近卫淋巴结肿大,好发于小腿,也可见于股,腰,臀部等处,损害数目多少不定,有自家接种特性,病程2~4周,溃疡愈合后遗留瘢痕,由于自我接种,新损害不断产生,若治疗不当可使病程迁延,经久不愈,可并发肾小球肾炎,严重者可有发热和败血症,在营养不良儿可形成深在性穿破性脓肿,称为婴儿穿破性深脓疱疮。

四、深脓疱病病人的饮食宜忌

饮食注意事项:

1、食物要炖熟食用,以清除微生物,改变化合物结构,减少致敏物质。

2、多食豆制品,不食动物头蹄。

3、海产品多热多爆,应尽量少吃。

4、深脓疱病患者注意忌口,忌辛辣、海鲜、酒等,凡可疑过敏的东西包括花草、宠物、牛奶、虫类等都可能引发或加重病情。

五、深脓疱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1、发病原因

致病菌为β溶血性链球菌,少数皮损处能培养出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认为系继发感染所致。多见于卫生条件差,营养不良,贫血伴发慢性消耗性疾病者,也可继发于轻微外伤、瘙痒性皮肤病等。

2、发病机制

基本损害为脓疱及被粘着性痂所覆盖的溃疡,主要侵犯小腿。常见于营养较差及久病体弱者,愈后留有瘢痕及色素沉着。少数皮损处能培养出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认为系继发感染所致。多见于卫生条件差,营养不良,贫血伴发慢性消耗性疾病者,也可继发于轻微外伤、瘙痒性皮肤病等。

六、深脓疱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脓液中可查见β-溶血性链球菌,合并感染时凝血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阳性。

组织病理检查:见非特异性溃疡,表皮,真皮坏死性炎症,有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

七、西医治疗深脓疱病的常规方法

一、全身疗法

酌情给予各种维生素、铁剂及强壮剂。皮肤损害数目较多、炎症显著时应及早选用抗生素。

二、局部疗法

原则为杀菌、消炎,促进肉芽生长。早期脓疱未破或已破而脓液较少时,创面清洗后可用鱼石脂、5%氯化氨汞(白降汞)、依沙吖啶(利凡诺)或各种抗生素等制成软膏或泥膏外用。脓液多时可选用0.1%依沙吖啶(利凡诺)加于达里波液或0.25%雷琐锌、0.75%硼酸溶液作蒸发罨包。

三、中医疗法

1、中医治则:法宜清热解毒、益气养血。方用解毒清热汤加减,湿热盛者加防己、茵陈,发热者加生石膏;低热不退者加地骨皮、丹皮;脓肿未破而欲破者加穿山甲、皂刺;气虚明显者加黄芪、党参。也可服用连翘败毒丸配八珍丸,小败毒膏或散结灵,每天两次。

2、局部治疗:对脓疱未溃者可用化毒散软膏、黑布化毒膏。若脓疱已溃,可用紫色疽疮膏配化毒散软膏各半,混合外用。

四、免疫疗法

迁延不愈者可用自家菌苗注射。

  五、物理疗法

紫外线、红外线、超短波、音频电、氦氖激光均可促进愈合,预防复发。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