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作性睡病

小儿发作性睡病疾病介绍

发作性睡病即Gelincau综合征,又称Navcolepsy综合征、Westphl-Gelineausches综合征等,还有人将本病称之为睡眠发作四联征。本病征是睡眠障碍的一种特殊类型,以不择时间、突然发作、难以克制的嗜睡为特点。

小儿发作性睡病常见症状及对应治疗方法大全


一、小儿发作性睡病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发作性睡病患儿白天在各种场合和活动中均可出现难以控制的嗜睡现象。这种异常睡眠每天发作一次至数次,每次历时数分钟至数小时。本病无特殊并发平病症,主要易致外伤和事故。

二、小儿发作性睡病应该如何预防

小儿发作性睡病严重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故应积极预防。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小儿日常应多参加文体活动,尽量避免从事单调的活动。

2、保持乐观的情绪,避免忧郁、悲伤,但也不宜过于兴奋。

3、发作性嗜睡患者应尽量避免服用有镇静类的药物,以免增加发病。

三、小儿发作性睡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小儿发作性睡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以下几点:

  1、嗜睡发作

患儿白天在各种场合和活动中均可出现难以控制的嗜睡现象。这种异常睡眠每天发作一次至数次,每次历时数分钟至数小时。睡眠深度不一。与普通睡眠相似之处是随时可以唤醒,醒后照常活动。

  2、猝倒症

约70%的患者伴有猝倒症。所谓猝倒发作是指在情绪激动,如大笑、惊骇、恐惧等诱因下突然跌倒。发作时意识清楚,仅持续数秒至30分钟即恢复如常。

  3、睡眠瘫痪

约有1/3的患者于入睡或觉醒时出现数秒至数分钟的肢体松弛而不能动弹与强烈的恐惧感。经旁人轻轻推动身躯,即可恢复。

4、入睡前幻觉

约有1/4的患者除嗜睡发作外有极为恐怖的入睡前幻觉。患儿以幻视为主,可有幻嗅、幻听等。

四、小儿发作性睡病病人的饮食宜忌

小儿发作性睡病患儿的饮食以清淡为主。食用过于油腻的脂肪类菜肴后,人体消化脂肪时血液就要聚集到消化道上,会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量,从而使人饭后产生疲惫、困倦的现象。富含维生素A的黄绿蔬菜可恢复精力,消除困倦,应多食。

五、小儿发作性睡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本病征病因可能与下丘脑后部及网状结构的损害或功能障碍有关。有学者研究中发现本病征发病时与睡眠周期中的眼球快动期(REM)有关。本病在发作时即表现为眼球快动期睡眠,日夜均如此。此外,本病可能有遗传因素。

六、小儿发作性睡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发作性睡病患儿白天在各种场合和活动中均可出现难以控制的嗜睡现象,故在确诊时,需借助辅助检查。嗜睡发作时脑电图检查,脑电图呈典型的睡眠波。

七、西医治疗小儿发作性睡病的常规方法

发作性睡病可归于中医的多寐、晕厥、嗜睡、嗜卧等范畴。中医治疗主要注重调理患者脏腑阴阳的平衡,从患者的体质入手,进行整体调理。

1、温补脾阳

方药:补中益气汤。

2、醒脑开窍

方药:附子12g,干姜9g,细辛6g,五味子9g,石菖蒲9g,益智仁9g,白术9g,茯苓9g,桂枝6g,陈皮9g,制半夏9g,仙茅9g,升麻6g,甘草3g。水煎服。

  3、利湿涤痰

方药:涤痰汤(胆南星20g,党参20g,大枣20g,白术12g,半夏l0g,酸枣仁15g,远志10g,陈皮10g,枳实10g,生姜3片)。

4、温补脾肾

方药:熟地黄30g,菟丝子15g,鹿角胶10g(烊化),炮附子10g(先煎),桂枝10g,炒白术15g,茯苓30g,炒山药15g,肉豆蔻6g,陈皮10g,石菖蒲15g,郁金15g,升麻6g。每日1剂。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