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脱水

老年脱水疾病介绍

体液丢失超出液体的摄入,临床上表现为细胞外液量减少,即体液容量不足的低容量状态。水丢失的同时伴有钠丢失,二者丢失程度可不等,水钠丢失比例一致,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称等渗性失水;失水量>失钠,细胞外液渗透压>320mmol/L,血钠>150mmol/L,称高渗性脱水;失钠量>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280mmol/L,血钠<130mmol/L,称低渗性脱水。按体液丢失的多少,脱水分为三度,失水量占体重3%~6%为中度脱水,失水量占体重6%以上为重度脱水。 脱水在老年是非常常见的,常合并其他疾病而存在。
老年脱水常见的表现是软弱、头晕、性格异常,尽管可见明显的口腔黏膜干燥,但病人未必有明显的口渴感和多饮行为。严重者常表现为神志改变(包括幻觉、谵语、嗜睡或昏迷)、尿量减少(因高渗利尿所致脱水者早期尿量反而增多)、低血压、血细胞比容增高,但皮肤弹性差亦可见于正常老年。

老年脱水常见症状及对应治疗方法大全


一、老年脱水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重度脱水患者可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谵妄、躁狂或昏厥,以至神志不清昏迷、循环衰竭、休克等。低渗性脱水严重时可出现脑水肿,脑细胞水肿时可出现嗜睡或昏迷。高渗性脱水者除口渴外常呈皮肤粘膜干燥、面部潮红、躁动不安,可发生严重低血钾,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二、老年脱水应该如何预防

老年预防脱水取决于原发病和治疗是否及时,通常单纯脱水,预后良好。同时患者要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出现,补液过程中除观察患者尿量和血压外,最好监测中心静脉压(CVP),特别是疑有心功能不全者。

三、老年脱水有哪些典型症状

老年脱水常见的表现是软弱、头晕、性格异常,尽管可见明显的口腔黏膜干燥,但病人未必有明显的口渴感和多饮行为。严重者常表现为神志改变(包括幻觉、谵语、嗜睡或昏迷),尿量减少(因高渗利尿所致脱水者早期尿量反而增多),低血压,血细胞比容增高,但皮肤弹性差亦可见于正常老年。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升高常提示有明显的容量不足;而血清钠水平可高、可低、可正常,这取决于脱水的原因。

四、老年脱水病人的饮食宜忌

老年脱水患者首先要合理补充水分,治疗后老年人饮食宜清淡为主,多吃新鲜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注意水分的补充。

 

五、老年脱水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脱水是相对地单纯水缺乏,引起细胞外液减少,因血渗透压升高,可偿性出现口渴饮水和增加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但老年这种代偿作用有限,特别是同时伴有失钠时,常合并容量不足。造成老年脱水的常见原因有:
1、摄入量不足:高龄者渴觉减弱不思饮,危重病人饮水困难,意识障碍者不知饮等。
2、排出量过多:血浆高渗状态,如高血糖症引起的渗透性利尿;尿崩症,因ADH(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肾小管对ADH不敏感导致肾脏排水过多;严重的呕吐或腹泻,或鼻胃管引流或胃肠道瘘等异常丢失;高热大汗、气管切开、慢性肾病、利尿药的应用等病态丢失;此外尚特别注意老年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

六、老年脱水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据老年患者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即可诊断脱水不难,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判断脱水的原因和程度。
1、实验室检查:尿比重升高、血钠浓度>145mmol/L称高渗性脱水,血钠<130mmol/L称低渗脱水,水钠比例一致称等渗脱水。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增多。生化指标可见血红蛋白增高,BUN、Cr升高等。
  2、其他辅助检查:X线检查心肺一般未见异常。

七、西医治疗老年脱水的常规方法

老年脱水的治疗主要针对原发病的治疗和有效液体补充,关键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补液种类:主要取决于脱水的原因。葡萄糖溶液(5%和10%)适宜于单纯脱水(如饮水艰难、尿崩症等)和补充不显性失水(从皮肤和呼吸道丧失);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盐水适用于失钠失水并存时。若为高钠血症的脱水,可选0.45%NaCl,若为低钠血症的脱水,可选3%NaCl。若严重血容量不足或合并低蛋白血症,可选血浆或人血白蛋白。
2、补液途径:当脱水量不超过体重的2%时,若病人不伴有胃肠疾病或意识障碍,最好口服补液纠正;若不适于口服补液或脱水更严重时,应立即快速静脉补液,以纠正低血容量。一旦体位性低血压和心动过速得到纠正,余下的脱水量可在以后的2~3天加以补充,以避免心力衰竭。
3、治疗监测:注意其他电解质的缺乏和代谢性酸中毒的纠治。
4、有效判断:皮肤充实丰满,尿排出量增加,心率减慢,血压、BUN、Cr水平正常。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